8半野(四)[第1页/共3页]
钱谦益系五代吴越国武肃王钱镠裔孙,家属畅旺,为官宦世家。赵当世将华清安设于县内堆栈,并以周文赫三人侍卫,自与林吾璋二人二马,踏雪寻访。深夏季寒,雪飞如絮,街道上行人寥寥,一起迷雾冰滑,马行其上,马蹄打滑数次,二人只得跳上马背,沿街步行。钱家正宅位于东大门大街,名“荣木楼”,西邻贯穿城内南、西、北三门水陆之交汇地坊桥,至门前,林吾璋扣动门环。里头出来厮仆扳谈数句,林吾璋即摇着头返来道:“牧斋公不在此处,宅中仅夫人陈氏、妾朱氏及子孙等人。”
“圣意难测,我等蕞尔之人待时罢了。”钱谦益明显偶然议论政事。大家都晓得,现在崇祯帝最信赖的人就是杨嗣昌,他虽非首辅,但权势如日中天,是阁中实际的领袖。刘宇亮是没用,可替代杨嗣昌在崇祯心中的职位,也远没有那么轻易。
程嘉燧淡淡道:“闲云野鹤,四大皆空。俗名凡号反成累坠,不如一心入释,来的轻松安闲。”
程嘉燧笑着说道:“牧斋公堪魁首山林,二位既荣木楼、拂水山庄、半野堂都走了个遍,恰有三顾之义。”
“斯是陋室,惟牧斋公德馨。牧斋公得此堂,东山复兴不难。”
赵当世点头道:“赵某诚哀告见,自不会因路远雪大而畏难。先生前头带路便可。”
林吾璋不疑有他,点了点头。
赵当世与林吾璋无法,只得别了程嘉燧,再走马回县城。
林吾璋想了想,道:“无妨,厮仆言牧斋公也许在拂水山庄。鄙人拜访牧斋公,也在那边见的他。山庄在城外虞山,还得再行一阵,大人意下如何?”
半野堂宅门正开着,赵当世与林吾璋入内,见三个厮仆正在院中扫雪,屋檐之下,一中年男人提动手炉,正走入堂内清算书册。那男人身着广大道袍,戴方巾,细目长髯,气度轩昂,想必就是钱谦益了。
赵当世察言观色,当然不会在这一点上再深挖下去。他此行拜访钱谦益,目标很明白,就是要与钱谦益交友。钱谦益虽是布衣之身,但以其“东林魁首”的身份,在朝中的能量远远超乎设想。谈及政事,只不过起个引子热热身。
程嘉燧摇了点头道:“非也,牧斋公克日新得一雅地,传闻是张文麟故居。原为严道普盘下,严道普家运不济,才转给了牧斋公。”
赵当世敷衍道:“赵某虽是武夫,也敬慕钱公清雅,既有机遇,便想见上一面。”
车马辚辚,一起顶风冒雪,倒无他话,数今后即到常熟县。
两下见礼,林吾璋先容了赵当世,钱谦益却无如史可法那样的倨傲,笑着道:“朝堂之上,亦曾闻赵大人威名。大人屡破狂寇,功在社稷,今得见,果不负人中龙虎之名。”随即号召厮仆又拿了两个手炉,三人一人一个,转别室相谈。
林吾璋“唔”一声道:“如果严道普家,倒不陌生。其地名‘半野堂’,倒是在城内。”嗟叹不已,“早知如此,就免遭这一趟风雪了。”
“牧斋公此言差矣,昔杨时见程颐,风雪加身足一尺余,尚岿然不动。牧斋公名重天下,门生就算等三日三夜,又有甚么打紧。”赵当世说道。
林吾璋道:“前已访过荣木楼了,亦不见牧斋公。莫非探友去了?”
“牧斋公那边去了?”
赵当世问林吾璋道:“林先生,有一人不知你识不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