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蚍蜉传》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30招安(二)[第4页/共4页]

昌则玉道:“不然。伶仃以我营视角看此事,无足道哉。但是主公你想,在熊总理看来,你与八大王分别的作派,会给他何种感受?”

目睹了张献忠的能量,赵当世更加确信本身提早安排下线的行动是正而无误的。孔庆年通川滇、杜纯臣通东南,赵营今后的生长绝离不开此二人。

向来能当上援剿总兵的都是公认的名将。前有曹文诏、祖宽等人无不令流寇闻风丧胆,现在的左良玉,亦是有勇有谋。他拥兵逾五千,乃目前豫、楚间最大的军头,自崇祯五年受命进剿中原流寇,数年间各处的巡抚总督们都走马灯般换了一茬又一茬,他却从未缺席,逐步堆集之下他的权势早已非昔日可比。

当然,张献忠一早前提出要当湖广总兵官并且全权节制处所、关防、札付诸方面,由此包管“郧、襄、均、承数百里外无一贼”的要求明廷毫不会同意。一番还价还价以后,张献忠得了个副总兵的头衔,挂职也只能挂在他本身的营头上面,军队则分别驻地谷城。

赵营参将与西营副总兵名义上都直隶于熊文灿,而熊文灿将二营别离置于东北与西北两侧,借口是“互为犄角、拱卫襄府”,实际上打的倒是当中隔断,以防“巨寇相合后患无穷”的主张。这点事理,赵当世天然心知肚明,只不过他秉着韬光养晦为主的考量,对此并无微词。

赵当世似有所悟:“先生的意义是......”

主剿派中有人担忧张献忠对峙保持步队独立性,而非近似刘国能散尽其众,恐怕有养虎遗患之伤害,杨嗣昌等人一样以“惊眠虎而使之觉,嗾驯犬而使之嗥”为由,坚称事分轻重缓急,不成鼠目寸光自陷左支右绌的窘境。

昌则玉说道:“主公切莫自限视野,我营现为官军,有了这一层身份在,外援之路可谓四通八达,应有尽有。”而后拈指细数,“部属鄙意,李自成、孔庆年、杜纯臣,起码这三人,联络不成绝。而左良玉、刘国能、陈洪范,我营不成等闲视之。”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