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蚍蜉传》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28俊杰(四)[第4页/共5页]

徐珲道:“这我略知一二。我在宣府张总兵部下当差时,也曾与他们打过交道。这建州鞑子比起其他鞑子,格外残暴。前后征服了很多蒙古部落,传闻前两年在关外改国号为‘大清’,几近与大明分庭抗礼、以关外之主自居了。”

侯大贵振声道:“我营自汉中开赴,展转经年、流徙千里,沿路历经多少艰巨困苦各位都是当事人,无需我多言。此越川而入楚之途,虽说终究胜利,但以报酬喻,正如堪堪熬过大病难关,尚未病愈,仍需保养。而其间的情势主公也明言凶多吉少,如若人不及缓、马不及歇,再度奔命,只恐我营将士再健旺也终将被拖垮。是以我老侯以为,这八大王来招,一定是个好事。”

穆公淳对峙道:“去岁我营与闯营在川平分道,说好了东西照应共残局面,可现在背信弃义,先成了软脚虾,倘若传到闯王那边,有何颜面立世?”

两个月前,闯塌天刘国能投降时为了撤销朝廷的疑虑,懦夫断腕,将部下二三万部众全数闭幕,孑然一身插手了官军。熊文灿始才无复思疑,将他安排在左良玉麾下任职。覃奇功抬出这个例子,实在是直接将了赵当世一军。

穆公淳点头道:“明廷前前后后和建州鞑子交兵不计其数,可贵讨着便宜。论争力,其众犹在明廷官军之上......但是他们再强,距我营另有千里之遥,主公此言意所何指?”

覃奇功亦道:“招安之事,向来败多成少。遍观当世各家大掌盘子,有哪一个能以阖营归附而独善其身的?到头来都免不了兔死狗烹的了局。如若主私有魄力,效仿那刘国能散尽部众,单枪匹马归顺朝廷,自是另当别论。”

穆公淳想了想道:“这关外的建州鞑子,可与往昔的鞑子大不不异。”

“恰是!”赵当世雄缓有力的声音复兴,“今番接管招安,于内可疗摄生息,于外可懈朝廷心,实乃分身其美之举。其他窒碍,皆细枝末节,不敷为道。”

一桩苦衷了毕,赵当世稳坐椅中,心中重担蓦地卸下,不堪欣喜。但是,忽有一事袭上心头,令他不由忧色顿消。

郭如克与穆公淳近似,也是果断的抵挡派,认定了一条路便会走到黑的那种。他说过,最大的欲望就是去北都城,把那天子小子从龙椅上拉下来看看和本身和众兄弟长得有甚么不一样,现在夙愿未了就让他中路放弃,当然不平。

赵当世叹口气道:“可惜本日老韩有事来不了,不然由他说会更好。”韩衮是辽东人,同时曾为官军夜不收,熟知边事,但这几日都在核心鉴戒巡防,没法与会。

穆公淳是个实打实的造反胚子。遍数各家营头中的文人儒生,绝大部分都是被迫随军。他倒是寥寥少数主动投身于“反动奇迹”中的异类。如此炽热的造反热忱,比之浴血奋战的大老粗们不遑多让,他会反对招安,道理当中。

赵当世从方城山返回的次日,赵营左智囊昌则玉、右智囊穆公淳并无俦军总兵侯大贵、参军覃奇功、效节军总兵徐珲、起浑军总兵郭如克被召私会。眼下,这六人才是赵当世在偌大赵营中所倚仗的核心个人。从方城山带返来的动静过于严峻,一小我难拿主张。

昌则玉心中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