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蚍蜉传》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27俊杰(三)[第4页/共5页]

赵当世问道:“如何个焦头烂额法儿?”

“至于真阳一带吴太宇、白太微、盛之友等,俱是本地土寇,癣疥之辈不敷挂齿。”陈洪范越说越是镇静,脸上都微出现了些红光,“熊大人与刘中使现在信阳,与北面的汝南兵备道宋一鹤宋大人南北钳制当中的曹操等营。张总戎等则不竭逼迫老回回向南撤,而南部则有南阳知县何腾蛟何大人所立二十四营死守,亦是夹攻之势。再向西南,左良玉、秦翼明、罗岱等部尚候机为动,有他们坐镇隔断豫、楚,不管是老回回还是曹操,即便突围出包抄,也需得先遭到当头一棒!”说到这里,长叹口气,“这便是河南两方的态势,赵掌盘,你听了作何感触?”

“老回回”马守应一样是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齐名的当世巨寇,其人以多谋著称,素为流寇智囊,有好几次流寇众营困于囹圄、进退维谷,都是他分解短长,定出冲破方略,化死潭为死水。并且此人很有些胆量,曾不止一次突袭开封、襄阳如许的丰都大邑,即便多次铩羽而归,却也是流寇中可贵一见的智勇兼备之士。“革里眼”贺一龙亦是着名老寇,此前一向与刘国能等在郧阳山区活动,刘国能投降后为了自保,才与“顺义王”沈万登、“兴世王”王国宁、“安世王”胡可受、“改世王”答应变等凭借马守应。

赵当世这时接话道:“陈大人说过了,有你驻扎在襄阳,而龙在田在宜城。”

“张总戎”是河南总兵张任学,此人进士出身,之前巡按河南并为监军,后见官兵暗弱不堪战,愤而投笔从戎,自请转为武阶。他怀有一腔热血,以灭贼为己任,有他催促,河南副总兵陈永福、参将孔希贵、游击宋环端的是半点松弛也不敢有,无不经心极力。面对这么一群如狼似虎的河南官兵,以回营为主的这些营头人虽多,可大部分都是酒囊饭袋,马守应再有智谋,也毕竟讨不着便宜。

重蹈了谁的复辙,走了谁的老路?张献忠没有明说,但赵当世不消问也晓得他话中意义。他固然有备而来,但是事到现在,也不由苦衷重重。

赵当世正不知该如何作答,张献忠桀笑道:“这有甚么好答复的?陈老哥已经把情势说得这么透辟,这郧襄就是天井,河南是它的盖子,承天荆州是它的根柢,扑腾来扑腾去,在小小的郧阳、襄阳以及南阳之间,又能扑起甚么水花?”说到这里,给赵当世抛去一个眼神,“赵兄,我替你答复了,你感觉如何样?”

赵当世和龙在田没有打过交道,但数月前在川中曾于杜纯臣的口入耳到过此人的动静,晓得别人脉、资本很强乃至于和东南的海商们也有交集,自是暗中顾忌。

赵当世笑了一笑,先提溜起酒壶,给陈洪范的杯中斟满,而后回道:“自古华山一条路。赵某已落草为寇,无路可退,唯有向火线有一线朝气。陈大人说襄阳凶恶,我亦知,但于我而言危境与缓境又有甚么辨别?即便这襄阳危急四伏,事到现在,纵刀山火海也只能迎难而上,岂有退后拖延的事理?”

龙在田是滇中石屏土司,暮年因讨伐兵变的安效良、张世臣而显,今后慢慢以军功升为都司。中原贼乱,他应诏前去江淮助剿,因功拔擢副总兵。厥后调入湖广,服从楚抚节制至今。他当下营中有土兵二千五百人,战马、火器颇多,乃至另有几头战象,战役力很强。陈洪范说他这二千五百人“赛过两万雄兵”有些夸大,但赛过两万流寇是一点题目也没有。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