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蚍蜉传》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117轻舸(一)[第1页/共4页]

两人耳鬓厮磨,共处一船的周文赫三人见状,忍不住瞧将过来。赵当世一眼看去,他三人又从速各自低头,腆脸无言。

苏高照笑道:“这位是目前安庐巡抚史可法,史大人。”转先容起赵当世,“赵大人现为郧襄总兵,是楚北的顶梁柱。”

这名字对赵当世而言但是如雷贯耳,他实在想不到会在此时此地与他不期而遇。强忍着讶异,见礼道:“史大人,赵某有礼了。江北诸府全仰赖大人方得以全,若无大人,东南腐败,也无我等厥后事矣。”

史可法虽貌不惊人,然朴直廉洁,有政略,兼通弓马兵事,称文武双全。他暮年师从东林魁首之一的左光斗,以是虽非东林党人,但与东林党干系密切。崇祯元年中进士后历西安府推官及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等职。后为右参议,出任处所为安池兵备道,崇祯八年以来,流寇犯江北,史可法率兵抵抗,屡建功劳。崇祯十年,巡抚应天安庆等地、右佥都御史张国维以贼势日炽,向朝廷建议在安庆、庐州、承平、池州及河南江西湖广诸府县另设巡抚,并保举了史可法担负了巡抚之职。史可法与安庐监军汤开远、淮抚朱大典等共同愈挫流寇,包含西营、回营在内的诸家巨寇都不得不折回湖广、河南。

作为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首府的武昌府素为首要的水陆通衢,路通荆襄、岘山之要地,水扼大江、汉水之主脉。是以天时,商贾极其富强,京口以西称为第一。泊税务亭,贾船客舫,不成胜计,衔尾不断者数里。华清目见盛况,忍不住将李白《赠江夏韦太守》中名句一改,连连叹咏“万舸此中来,连帆过鄂州”如此。

赵当世哄道:“好好好,那么我接一句‘数帆带雨烟中落’,可行?其意境与我们当下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登舸以后,行速非人力能够为,是以从枣阳县至武昌府陆路上快马加鞭的严峻节拍和缓下来。梢公见赵当世、周文赫等人身材壮勇脱手也颇豪阔,自是鞍前马后奉侍甚周,赵当世等人既得其适,闲情自现。

次日,舸经梅枝夹,到了这一段水路,大江两岸的风景渐渐少了屋舍炊火,多了重峦秀色。到了晚间,来到宿地杨罗洑,却又是好一番人间气象。此地虽非大镇周县,然人丁稠密,且渔业极其发财,鱼肥而价贱。赵当世购得大鱼三尾,付百姓帮手炖成白汤,味道鲜美非常。周文赫、邓龙野及满宁三个那里尝过这等珍羞,三下五除二就将三尾鱼毁灭洁净,赵当世只得笑着再购四尾鱼,供三名亲养司的男人一人一尾吃个痛快,自与华清共食一尾。常日里食量较浅的华清也难很多吃了几口鱼,赞不断口。

蕲州以后,逆流即达富池镇。此镇原为军事港口,虽小但是交通孔道,走陆路向南可入江西,向东持续走水路便到了南直隶安庆府地界。离与苏高照的商定日期另不足裕,赵当世不欲贪赶路程累坏身子,决定歇息一日再出发。因而携华清往镇中驰名的祭奠汉末东吴折冲将军甘宁的昭勇庙拜见,完后登卷雪楼一览江景。了解以来,两人极少如此伶仃共处,自是卿卿我我,将统统抛诸脑后,兜转也不知多久。直到天气暗淡,周文赫三人摆布等不见踪迹,心急之下四周寻觅,方将二人带回堆栈。

到得厥后,赵当世与苏高照对着史可法一张冷脸都觉难堪,氛围固结。史可法偶然久坐,以军务繁忙为由随即起家告别,眼神闪避也不看赵当世,头也不回列席下楼。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