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辽军压境[第1页/共2页]
耶律鲁高坐马背,望着前后划一雄浑的雄师,心中不觉意气风发。而更让他镇静的,是想到稍后即将挥兵杀入那块富庶敷裕的地盘,那边有取之不尽的金银、光亮轻巧的瓷器,柔滑细致的绸缎,更不消说南朝的女子,皮肤就如他们的丝绸普通白净光滑!想到这里,他的小腹便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热流。
清闲子叹道:“恰是如此!那王家家主王照山确切心机紧密。为师来到行唐关当天,便发觉有人在虎帐中漫衍谎言,诡计制造叛变,待到我查明是王家在幕后把持时,王照山也发明了我。他不顾机会尚未成熟,立即掀起动乱,我固然及时将领袖擒拿,但他已抢先一步令人将军器库焚毁。
清闲子点头道:“为师已让城守安排城中百姓撤走,至于为师,哪怕雄师压境也留不下我,是以一时半会倒不急着走,更何况,如果不做些甚么,总觉心有不甘。这几****已想出一策,固然行险,但若胜利,却能保住行唐关免遭烽火。”
行险之策?莫非是空城计?丁渔心中深思,但转念一想又否定了。契丹人可不是司马仲达,清闲子也不是诸葛武侯,他在契丹民气目中没有耐久建立起来的威望和谨慎形象,这类时候摆空城计,只会让人长驱直入。
“报!”一声呼喊打断了耶律鲁的想入非非,“报将军,火线有两名汉人拦在路中,自称是行唐关王家家主和王家嫡宗子。”
耶律鲁皱眉道:“带两名王家人来见我。”说完他又转头对身边的亲兵道:“将那名王家后辈也找来。”
既然不是示敌以弱,想必是示敌以强?
“既是如此,”无崖子焦灼道:“师尊何不尽早拜别?行唐关不过一处边疆小城,无关大宋底子,即便被辽国夺去,今后也可重新夺回。”
丁渔正自思考,却听清闲子对他说道:“小和尚,贫道的战略,与你在秋云寨的行事有相通之处,如有你互助,我这战略能够增加很多胜算,不过此行对你来讲过分凶恶,贫道不欲勉强。你无妨将此事当作一桩买卖,你若不肯助我,本日便和无崖一同回栾城等待动静;你若同意助我,我便以我清闲派的独门轻功相赠,以你的天赋,想必一两日内便能练至小成,届时万一贫道的战略失利,也多一项保命的本领。你意下如何?”
行唐关王家?耶律鲁当然晓得。这家人是行唐关的朱门巨商,这十几年来,一向将赵宋禁卖的盐铁运到辽国,换成多量外相兽筋运回赵宋,买卖的工具恰是耶律鲁的部下。
王元义与赵宏都是积年的老江湖,深知刀俎鱼肉的事理,固然清闲子说得客气,两人却半点不敢违背;无崖子亦深知师父说一不二的脾气,固然还心有不甘,但也只能顺从师命行事。
听到清闲子说功亏一篑,无崖子不由问道:“师尊,王家和行唐关军中的乱党不是一网成擒了吗?莫非另有甚么变数?”
现在行唐关内患虽平,但辽国雄师不日即将兵临城下,城内兵微将寡、守城东西又十去其九,便是贫道,也有力回天啊!”
清闲子笑道:“无崖无需多心,为师早有安排。你江湖经历陋劣,不宜与为师同往,但城守大人的安危,却有赖于你。万一为师事败,契丹人破城而入,就要靠你保住城守大人道命,带他逃到火线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