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请罪[第1页/共3页]
侧殿当中,中暑昏倒的李展在服了汤药以后垂垂缓了过来,展开眼便见刘汾阴沉着一张脸看着他。
慕容泓闻言,放下书册, 向后靠在椅背上, 如有所思地看着跪在他面前的李儂, 纤长的手指在桌沿微微弹动两下,斜过眸看了长安一眼。
“微臣拜见陛下。”李儂急趋至御前,跪在慕容泓身前施礼。
“这眼看着就到午膳时候了, 让他们午后再来吧。”慕容泓道。
慕容泓拿了折子,不看,只道:“李校尉,跟朕说说你的为官之道吧。”
慕容泓这才松口让李儂父子出去。李展被安设在偏殿,李儂则来甘露殿拜见慕容泓。
李儂拭了拭额上的盗汗,按着时候挨次一一道来。
李展见刘汾如此态度,顿时想起他侄子一案有人假扮本身一事。若换做平常,他也不会在乎一个寺人对他有何观点,但此时李家处境不妙,天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而他辩白道:“刘公公,令侄一案是有人假扮我行骗,与我真的无关啊。”
李儂道:“这半年多来,臣虽鲜有弹劾上报,但是朝中哪些官员行动不检乃至作奸不法,臣内心都是一清二楚的。只可惜相干物证都已被奸人窃走。但臣敢以人头包管,本日臣出口之语,字字为真,如有半字不实,臣愿担欺君之罪受凌迟之刑。”
回过神来后,他理了理思路,埋着头道:“臣觉得,为官之道,不过乎上无愧于君,下无愧于民……”
文弱秀美的少年天子目横春波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道:“欺君之罪,李校尉不是已经犯过了么?”
李儂呈上一本折子, 道:“微臣来向陛下呈递请罪折子。”
“陛下……”
“朕未亲政,可朕让你去查办百官在国丧期的所言所行是否符合端方礼法,谁敢以朕未亲政的名头来反对朕的这一发起?但是你本人却踌躇了。你可知你这一踌躇,是打了朕的脸?你觉得朕未亲政就何如你不得?究竟上呢,你瞧,朕不过略加摸索,你立即就成了赵枢的一枚弃子。”慕容泓笑得暖和缓煦,眼角眉梢却模糊凌厉。
话刚开了个头,慕容泓就将折子往他身上一扔,转过甚去道:“退下吧。”
“要不然呢,你感觉只是偶合罢了?”慕容泓将他的折子往桌上一丢,好整以暇。
“隆冬盛暑,李校尉不在府中呆着,来求见朕所为何事?”慕容泓翻着一本山川志,漫不经心肠问。
李儂疲劳在地。
李儂细细想来,确切是这个事理,他拱手道:“微臣痴顽,还请陛下明示。”
刘汾见他到现在还在抵赖,忍不住嘲笑道:“到底有没有干系,你待会儿去陛上面前说吧。”说着侧过身去不再理他。
李儂本就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固然晓得对他的弹劾是丞相教唆,但他底子想不通丞相为甚么要对他动手?莫非就因为他把握着赵合杀人的证据?
半个时候后,又有主子来报, 说是李儂还跪在丽正门外,李展晕倒了。
李展:“……”
慕容泓向后靠回了椅背上,清艳的眸光中悄无声气地渗入了一丝寒冬将至般的冷与名刀出鞘般的利,盯着李儂道:“方才你有一句话说对了,司隶校尉,向来都是天子的耳目之臣,这也就意味着,他的恩宠荣辱,向来都只系于天子一身。换到本朝来讲,朕尚未亲政根底不稳这都是究竟,以是不管你是明哲保身还是韬光养晦,朕都能够了解并谅解,但你起首得让朕晓得,不管你现在身处谁的阵营,你的内心始终是忠于朕的。但是可惜的是,你并没有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