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新朝[第3页/共5页]
纪县令叫天上掉下个馅饼儿砸着了脑袋,欢天喜地,与洪谦伸谢。洪谦却叮嘱他;“官家即位,要干一番奇迹,君之出息,乎本身。做得好时,出息不成知。做得不好,是丢了官家脸面……”后半句儿却不说了。
太夫人华氏听了她所请,也与东平伯普通设法儿:“你等便是了。”东平伯夫人道:“我现在只余这一个孽障婚事未完,实是提心吊胆。”太夫人道:“只消你自家平顺了,休生出欠功德儿来,此事便没个波折。你有这个心机,还不如力办理孩子结婚诸事哩,人你千求万求求了来,若办丧事儿时候有不快意处,却不是打脸?”
玉姐惊奇于事情顺利,看一看这些个小童父亲名单,与本身心中所想一比对,便知九哥之意。本来玉姐也是为章哥着想,一是为其知世情,二也是叫他与大臣家打个照面儿,总不好将太子“养深闺”。江州贩子都晓得,儿子长大了好叫认一认管事,也叫管事认一认少店主哩,平白降下个店主来,底下办事人也一定肯心。
九哥咳嗽一声儿,淡然道:“又不是说你,你急个甚哩?”
玉姐自是乐得故交有出息,却又担忧:“我记取这纪县令族里是贩子家出身,你叫他干这事,他族里又有贩子,恐有扳连,若因此循私,是你我害了他。”
陛见时,九哥果还记得老婆这老邻居,还多问了他数句。纪县令一时忘情,连斑白髯毛都仿佛要变红了普通,叩首道:“臣万不想官家还记取臣。”九哥内心暗记取他,见他判词非常通透,便想:我要做事,要与商户打交道,他既非进士,便少些傲气,又明世情,恰好用着他。
玉姐此议倒是了了九哥一桩苦衷,九哥经三年冬眠,也当有所作为,做事须有人手,如何浸润也是一门学问。择其子以事东宫,也是一条门路。当下伉俪两个便议起名单来。既有如霁南侯家这般勋贵,亦有如梁宿这般进士。
纪县令入京,先去见洪谦,敬献方物,又谢洪谦往年照看他半子。因洪谦掌国子监,早早将纪县令半子择一大县放去做主簿。洪谦并不表功,却请纪县令住下,且说:“你我旧识,何必故做冷淡?岂不欲盖弥彰?是不开阔。”纪县令深觉得然。
淑太妃听了太皇太后之语,也着意与玉姐订交,两个皆成心,一时颇敦睦。
纪县令忙敛了笑,连说不敢,陛辞时,九哥亦是这般说法。纪县令将一腔欢乐化作任重道远,连说不敢孤负圣恩。
九哥笑道:“无妨,他终是个读书人。且我有御史,拟一旨与他长官,休令他做胡涂事便可。”
九哥道:“丁相公便是极好,来岁便以他为太子太傅。”玉姐道:“我不过白说一句儿,外头事儿,还须你拿主张。只是章哥一个未免孤傲了。”又提多选大臣后辈一道读书事。九哥亦允了:“他们再没一个不承诺。”语毕还执起玉姐手儿来亲了一口。
县令离京归去时,已至闰七月末。九哥黜其不敷者二十三人,择本年进士补其缺。又有如纪县令这般高升者十余人,择京中往年进士居闲职者补入。余者称职者,各归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