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章 修订前文[第2页/共6页]
一时候,兖州情势大要还是安静,实则暗潮澎湃,眼看便要再掀起一阵暴风骤雨。张邈志对劲满,乃至做起了能靠内应先取下昌邑,而后招降曹军的好梦。
曹昂脸上一红。他自夸熟读兵法,可一时候连天时也忘了考虑。被荀彧这么一提,顿觉无言以对。但少年人好胜心起,却不肯就这般直接低头,强辩道:“虽则天时倒霉,可此番情势特别,若我迟延,难道叫人觉得我幼年就怕了徐州?”
曹昂闻言,心中不由一动,脸上郁色稍解,但随即又反对似的摇了点头,绽放一个浅笑,摸摸曹丕的小脑袋,“让大哥看看,丕儿射箭练得如何样了?”
有张邈的名誉,又添了吕布的武勇,陈留还未起兵,兖州投奔张邈的官员就已不计其数,未动兵器,曹军就连丢城池,更有很多人暗中张望,只要少数曹军直裔部曲扼守的城池临时还算安稳。
曹昂冲动得猛地站起家来,差点将面前几案撞翻,也不等人呈上手札,大步走到那小兵面前,一把夺过手札——信封上那笔迹,可不恰是孟小满的亲笔?!
孟小满也未叫荀彧绝望,自到兖州以来,有谋有断,特别是在安定青州黄巾之时所展露的豪气,更令荀彧确信此人实有安邦定国之能,实在把重振汉室,叫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的希冀依托在了孟小浑身上,自此毫无保存的将一腔才干都花在了帮手孟小满上。
世人闻言,顿时喜上眉梢。夏侯渊更不忘看一眼荀彧,一脸佩服:料事如神,不过如此。
荀彧乃儒雅之士,脾气一贯暖和,且素爱以香自娱。可这些日子,他描述罕见的慎重,连香也顾不得赏了。如此变态,令荀府高低大家惊心,莫不悄声悄气,恐怕扰了荀彧的公事。
“这陶谦老贼欺人太过,先害吾祖父,又暗害父亲,身为人子,岂能不报!吾欲出兵报仇,还望诸公助我!”
荀彧当然是个聪明人,就比方他早看出董卓残暴必败,袁绍好谋无决,将来难成大事,这才展转在老友郭嘉的保举下来投奔到孟小满麾下,冷眼旁观,想看此人是不是可辅之材。
荀彧道:“至公子莫急,吾也只是猜想。不过有了这份战书,一来不怕骗不过张邈,二来……徐州现在必然闹得沸沸扬扬,若主公安然无恙,说不定获得动静,会尽快赶回兖州来。”
荀彧将袁绍来信呈上,又将事情一五一十说了一遍,道:“东郡乃主公起家之地,又有夏侯将军在彼悉心运营好久。让与不让,实难决计。”
成果直到议事结束,这事也没筹议出个成果。离了正堂,曹昂也不想这般灰头土脸去见母亲丁夫人,干脆先往演武场去,筹算操演一会儿技艺,也好出口闷气。
昌邑危急化解,又抓出了内奸,算是完整消弭了曹军的亲信大患,也难怪世人现在神情轻松很多。
荀彧夙来谨守身份,不肯张扬,平常相处,就对哪个同僚有些思疑,若无证据,也不等闲向孟小满透露半分,现在此次情势危急,却已顾不了很多,一边安排曹洪、曹仁行动,一边同程立一起深夜拜访曹昂,将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曹昂是初生之犊不畏虎,一旁的荀彧倒是既喜且忧。喜得是曹昂事亲至孝,遇事也不畏缩,忧的倒是这至公子到底年青,实比不得本身看中的主公沉得住气。曹昂未经历练,哪有甚么城府,贰内心轻视徐州,荀彧自是看在眼里,忧在内心:以曹昂眼下这般性直,若真是曹公就此遇了不测,恐怕兖州难以在曹昂手中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