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桶金[第2页/共3页]
“玉娘来了啊。”王大爷进了院子,瞅见有人在,就搭了一句话。然后放下锄头,自个蹲在院墙边上的大树墩上抽起了旱烟。
坐在院子里台阶上,正拧苞米粒的王大娘郑氏听了声音,从速应话号召了人出去:“在呢,出去吧。”
村里人大多实诚,明晓得别人家日子不好过,天然不会占人家便宜。以是,可就推让起来了。
现在,谁见了她还敢挖苦?别说是陈河沟,就算是回了娘家,大伙儿也得高看她一眼。不为别的,就为她男人有房有地,儿子们也各个能挣钱。
现在崔家没有顶门庭的男人,不说她是刚出孝的大闺女。就说有李氏这个新寡的身份,可不就有很多人等着抓话头子呢。
没等她的话说完呢,郑氏就摆手了,“不消了,家里刚收了苞米跟土豆,不缺吃食。再说了,你王大爷也不过是提点了你几句话,哪值当的你送东西来啊。”
崔玉没想到郑氏会想这么长远,张口就是说她嫁人的那个。内心不由有些不美意义,到底谁说前人含蓄的?结婚的事儿都能当着人的面说出来,哪有一点避嫌的意义?
最后还是王大爷咳了两声,让自家婆娘把东西收下,然后又让人拿了些发黄的豆角跟半个南瓜塞进崔玉篮子里。
郑氏听了这话,一脸诧异,她倒是没想到,这么个不起眼的干货还挺值钱的。就算是她们粜麦子,也不过一斤三文。
说着,她另有些不美意的低下头。
李氏看着崔玉果断的神采,感觉自家闺女经历了她爹的事儿后,更加的懂事儿了。许她常日的念叨有效了,她爹真的在保佑着他们呢。
“玉娘啊,你自个搬个板凳坐过来吧,大娘就不腾手给你倒水了。”郑氏笑呵呵的让崔玉坐下,瞧着她放下篮子也帮着拧起了苞米粒,也没说啥。只是神情热络的问她是有甚么事儿吗。
本来郑氏想着玉娘是不是碰到了难事儿,可瞧着神采,却也不像。至于动手帮着干活,倒也不是甚么大事儿。毕竟,村里就这么点人家,谁家串门瞧见活儿了不搭把手?说多了,倒是伤民气呢。
李氏愣了一下,想到自家闺女别憋在家里这么久,也是难为她了。以是也只点点头道:“多出去串串门也好,娘顾不上你,你多跟着你王大娘学学去了婆家如何过日子,也是功德儿。”
俩人正说着话呢,王大爷就扛着锄头返来了。到底是年纪不对了,干了半日就感觉有些扛不住,幸亏几个儿子孝敬,劝着他早点回家歇着。
“娘,后晌时候我拿了饼子跟剩下的俩鸡蛋去王大娘家走了走。”崔玉放下篮子,见李氏进屋去拿干粮,从速说到。神采间,却有些忐忑跟不美意义。
崔玉也没想到王大叔两口儿这么浑厚刻薄,竟然不要她奉上门的财路,当下内心也非常感激。因而便笑着把那会儿提过来的篮子递畴昔,“篮子里的物件不值钱,是我用新奇的野菜跟苞米面干锅里贴出来的,带了一些给大叔大娘尝尝。”
崔玉手上干的利索,拨□□米皮,拿了一个棒棒节开端拧粒儿。
几小我又说了几句话,看着天气,该做后晌饭了。崔玉才从速拿了篮子回家去。
“大爷,大娘,实在我这柴胡就是在我们前山阿谁土坡上挖到的,我深思着应当另有很多。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