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2页/共3页]
两口儿这儿说闲话不提,且说碧青婆媳俩,跟着二郎仓促忙忙家来,一进院就见阮小五的挑子两边,各挑着一个笼子,模糊有咕咕唧唧的声音传出来。
有了这些鸡鸭,这些美食就不是胡想了,正想的流口水,忽的脚下滚过来个东西,是刚才阮小五褡裢里的泥疙瘩,等等,这是甚么?
碧青看着这几十只鸡鸭,一刹时脑筋里划过很多美食,炒鸡蛋,鸡蛋饼,炖鸡,白斩鸡,烧鸡,叫花鸡,另有咸鸭蛋,烤鸭……
王青山两口儿听了吓的身子都软了,目睹事儿不好,青山家的婆娘忙道:“哎,瞧这如何话儿说的,乡里乡亲的,哪至于闹到公堂上去呢。”说着去拉何氏的手:“大妹子,我就说句笑话罢了,不想大郎媳妇儿就当真儿了,地是你家的,天然要还,等过了大秋,地里的庄稼收上来,那五亩地就好好的还给大妹子,实在,我也没坏心,就是瞧着你们家这孤儿孀妇的,没个干活的人,怕那么好的地荒了怪可惜的。”
他媳妇儿道:“以往我还说大郎娘是个胡涂性子,这辈子甭想有好日子了,哪想人家有福,一袋子黍米就换了这么个媳妇儿家来,如果咱家老迈也能娶这么个会过日子的本领媳妇儿,我也就不愁了。”
王繁华越看越气,一拍桌子:“今儿你两口儿就给句痛快话儿,还是不还,如果不还,行,这事儿我也不管了,大郎媳妇儿,你这就去县衙跟前敲鸣冤鼓吧,鞠问的时候,我给你作证就是。”
正揣摩呢,二郎凑了过来:“嫂子,这泥疙瘩是甚么东西啊?瞧着有点儿像萝卜。”
碧青看着她嘲笑了一声:“怕是天然怕的,老百姓哪有不怕官的,可咱庄户人家,没地就即是没了活路,婶子,都没活路了,碧青还怕甚么?”
碧青畴昔翻开,前头一笼是鸡崽子,八只黄的小绒绒鸡儿中间夹着两只黑的,挤在一起,叽叽咕咕的叫着,瞧着就叫人喜好。另一笼是鸭崽子,摇扭捏摆的走着,伸开嘴嘎嘎的叫两声,声儿不大,可也听的非常清楚。
二郎眨巴眨巴眼:“嫂子说这泥疙瘩能吃?”
二郎的大脑袋摇的跟拨楞鼓似的:“没见过,就见过萝卜,可萝卜跟这泥疙瘩长的不一样。”
为了这点儿小事敢去敲衙门的鸣冤鼓,的确不要命,俗话说的好,这楞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那丫头就不把小命当回事儿,如许的丫头本身今后还是少招惹的好。两口儿耷拉着脑袋从王繁华家灰溜溜的走了。
红薯?碧青脑筋里灵光一闪,红薯但是好东西,不由好吃,营养代价还高,且浑身是宝,不止红薯能吃,红薯藤更是被誉为蔬菜皇后,并且,这东西产量奇高,记得故乡阿谁县就是靠种红薯翻身的,前儿还揣摩不知种甚么呢,这不就有了。
阮小五道:“这些是我一只一只挑的,嫂子放心养吧,一准能养成,家里头的活儿忙,就不待着了,嫂子如果还想买甚么,就叫二郎兄弟去知会我一声,我总在外头跑,给嫂子捎返来也不费工夫。”说着,哈腰去抗本身的扁担,不成想褡裢里头咕噜噜滚出个泥疙瘩来,恰好滚到二郎脚边儿上。
青山家的这是要耍赖了,碧青刚才之以是施礼就是不想撕破脸,一个是乡里乡亲的,撕破脸欠都雅,再一个,不管如何说,这事当初是婆婆先承诺人家的,虽说要返来是天经地义,可王青山家已经种了好几年,忽没了这份进项,不乐意也在道理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