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封王[第1页/共3页]
先秦期间,郑为诸侯中小国,都城在现在京兆的郑县,听荀彧发起,曹操再笑着反对:“郑为小国,封郑王邓慕安当不乐,诸公尽吝啬,事已如此,何不给足?”
现在还是大汉天下,曹氏、夏侯氏、旬氏三门俄然成为最刺眼的新贵,天然让很多矜持祖上为汉室勋贵的不忿,但是乱世如此,不忿归不忿,九品世家法大行以后,更多家属为追求高品,开端将家中杰出后辈派出求仕,此中就有曹操属官司马朗之弟司马懿、太尉杨彪之子杨修,清河崔氏中崔琰已被袁绍征召为官,得闻后也弃袁绍,领家属南下投曹。
要求一场完整的大胜,内部不安身分不得不先稳定,孙策已得暂安。现在唯所虑者,司州邓慕安也。
不过司州充足,到此时曹操已不知有何物可打动邓季,只能这般表态。
此事就算定下,郭嘉问:“何人出使?封邓季何爵?”
曹操想想:“黄门侍郎钟元常可为天使!”
曹操笑道:“文若无需如此,某夙来行事,勋劳宜赏,不吝令媛;无功望施,分豪不与!公达、文博、子恪皆兖州重臣,有功于国,不幸为敌所囚,逢难尚守节,岂不倾力换求,焉任流落于外?”
曹操惊诧,一会后仰天大笑:“吾自发得败于河南,势衰至极,畏本初如虎。不料其行事尚如此,何惧之有?”
只是司州文武不傻,若其等不要身残的曹昂,改讨曹丕、曹彰等季子为质,自家舍还是不舍?
借兵为假,安司州之心是真。曹昂断臂后,已是废人一个,一向被勒令留家中“养伤”,再未得参与任何军政事,曹操感觉目睹着就心烦,只多派美婢与他,现在父子之间面都可贵一见,为此已惹得正室丁夫人极不满,若能以残躯入河南为质,废料操纵,便伉俪反目也在所不吝。
曹操本身才四十五岁,当能活到几个小的都成年,舍一废子并不大心疼。
孟德赔罪时,天子尚浑身颤栗,也不知是给气的,还是给吓的。(未完待续。)
有力的叱责声中,曹操几步登下台,将誊写好的圣旨平摊案上,伸手自取国玺盖上印,回身下台。
世人齐倒吸口冷气,高祖、吕后以后,大汉皇室多少年未再封赏过异姓王了?便是王莽以后,光武重铸汉室,功绩最大的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也就是邓季自称的先祖,也只是身后谥号元侯,当然,周朝时就称诸侯之长为元侯,意为大国之君,牧伯,元侯称呼只能给重臣大吏,也非普通人可得。
其他颍川陈氏、颍川郭氏、东郡程氏等帐下有功之臣的家属,先按重用程度和功绩各给对应品级打赏。
世人这就议定,只是送至御前,之前老诚恳实尽管盖印的天子,听闻要封赐民贼邓季为秦王,却一变态态,不肯松口承诺。
曹操请之再三,天子无法,也只是点头:“定要封王,郑王、周王皆随公之意,秦王千万不成!”
曹操方点头。
这五大一品世家中,曹氏、夏侯氏两家自不消说;弘农杨氏一向是与汝南袁氏、扶风窦氏齐名的大族,现又有杨彪在朝中出任三公之一的太尉,正需拉拢;荀氏自荀彧投麾下后,卖力拉拢颍川士子为用,居功甚伟;孔氏则为孔子后嗣,可借他家拉拢天下士人不说,尚要赏孔融让北海之功。
给爵位只要天子一纸圣旨,自家所耗并未几,曹操言罢,环顾一圈,再道:“某尚可遣宗子为质,与语愿为司州藩属,求借兵破本初,以此逞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