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败议[第2页/共3页]
曹家舔舐伤口的时候还不敷一月,新的动静传来:曹军遭败,邓季亦在河内破鲜卑乌桓骑,袁绍料单独敌不过司州雄师,领军退归邺城,不久后,将太原、雁门、定襄、西河四郡尽让与了庞真。
只是天下诸侯渐相兼并,弱者都遭淘汰,现在诸侯中再无一个易与之辈。曹操周边尽是强邻,现在三州之地空虚,邓季与袁绍在上党相持不下,得空东进,也另有孙权、刘表两家在侧。即便孙刘两家尚在死战,若闻得曹操大败,也何尝不会起别样心机,渡长江天险来犯。
孔融乃孔子后嗣,自幼便有“孔融让梨”、“兄弟争死”等典故,人多赞誉,入主北海后仁名不竭,深得民气士心,袁、曹恐失人望,皆不敢往取,只能任他去。
郭嘉点头:“非将军一人之过,某前亦轻之。细想来,邓季内修明政,兵悍粮足,再得田丰、贾诩相辅,不骄不躁缓图稳进,大河雄关为屏,绝非董卓辈可比。今其三路逢战而皆不遭败,基业安定,再不成轻也。”
“邓季缓进稳图,吾等亦不成再急取关中!为主公之计,亦当勤修内政,广备赋税兵士。再假天子名,四方安抚,交好袁绍、刘表、张鲁、刘璋诸豪,共抗邓季,先困其于关内,再劝各家以偏师击之,摆布扰之不歇,吾等得兵易,邓季添卒难,使司州比年有战,卒兵不得涵养、可贵补入,待其势孤极,方再挥雄师往讨!”
夺董承军权。那就是防备天子、朝臣,只是这危难关头,几位心存汉室的谋臣都未辩驳,说过一番后,郭嘉又打起了埋伏。
“邓季虽胜,自损亦大,暂难外侵。得众文武效命,本日败局某已无虑,然来日终需再与司州见于战。如此大敌在侧,以奉孝所见,某当如何行事,方可敌之、败之?”
曹操勉强奋发精力:“既如此,吾便竭力为之!”
孔融出任北海国相已有多年,因黄巾之乱东莱无人敢往任官,也由北海兼治。袁绍曾欲另立汉帝,孔融深不耻,亦恨曹操诛边让,北海权势就夹在袁曹两家中间,倒是两边都不靠,自成一派。
“若我为田丰、贾诩辈,”别人只看着面前得胜,曹操却在靠虑今后之战,果不愧为自家选定的明主,听他发问,郭嘉只得极力思虑,缓缓道:“待战退本初,必力劝邓季往取汉中、蜀地,若得蜀,仰天时兵精,强秦之势成也!再得数年涵养,雄兵出关,天下难以争锋,一举可定!”
固然到现在还不晓得司州四等民之策风险的世家大族已经很少,但曹军大败之际再一次奉告豪族世家四等民之策,让大族们晓得邓季或将入主兖豫徐,惊惧之余,想的多是如何度过面前危急,而不是反叛另起炉灶,不会轻启叛变曹操的动机不说,为共渡难关,说不定另有世家再拿出充入军中物质、精干,再榨他们一次油水。
之前军中精锐,多为击败兖州黄巾后收编的青州兵,可惜河南一战大败,或战亡或遭俘。能够明见,以邓季黄巾出身、行事气势,那些被俘的定然会被选入司州卒兵,将来还要与自家为敌。
郭嘉:“邓季四等民之策获咎天下,欲如强秦般连横万不成;吾等合纵虽亦难,然唯有如此,才可得一线朝气。且邓氏兵强如此,诸侯岂不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