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童谣[第3页/共3页]
李傕、郭汜攻河东不得,稍歇后复反目,退回京兆尹去持续相斗。待郭李退兵,河东太守王邑以外,杨奉、韩暹等亦有功,俱得天子赏爵、将军位,尚可假节。然好景不长,韩暹军本白波贼,军纪甚差,祸乱河内不说,又与董承争劝,与杨奉合兵攻董承,不待战出个成果来,白波贼之间又互起争斗,自相残杀。
四等民之策确切能吸引大族部曲投奔,然这个期间本就闭塞,动静难通,又逢战乱,百姓只顾埋没回避,幸存者不大故意密查外界之事,除非身在邓季治下三郡,不然不会明白河南所行之策。前番兖豫两州愿随邓季之流民、贼寇如此浩繁,还只是为饥荒所迫。
到开chūn后,田丰数次催促,实已没法再迟延下去,邓季只得与田丰领典韦之黑铁卫、十都尉自河内出军河东。
太史慈曾道:“大丈夫为国事,何惜此身?得仗三尺青峰,救天子于危难、匡主公之伟业,便既死,亦所愿也!”
再兜揽人往自家治下?
多年大乱下来,民气已渐思安,这儿歌的结果定然是有的,不过需求时rì,这个是慢工夫。
(唉~又下榜了,老虎求月票,赞。求支撑,成绩好老虎有动力,更新才会多~)
韩暹、杨奉、李乐等忙舍去董承,又来守左邑。
邓季虽稍退,却仍在河东郡内,相距只数百里地,杨奉、董承、韩暹等初时髦不敢懒惰,rì夜俱防,然贼xìng毕竟难改。月余后,贾诩于安邑城内令人传流言,言杨奉yù兼并暂统之各部马队。
自家咀嚼两遍,虽不雅,胜在粗浅,草民尽能懂,便令卒兵传唱于乡中,教诲小儿为儿歌。
又恐己等军出,刘表为劫粮事犯境,惹太史慈不顾身亲往讨,邓季连军权也不与他,收回虎牙军印绶,由徐盛暂行虎牙将军事,又摆布叮咛太史慈,令管亥领亲卫看管,以防万一。
大饥荒过后,河东之地饿死、避祸的都已消逝,今所剩多为亦开端有屯田自养的白波、豪族,不明其策,肯再等闲往投河南的未几。
退兵之前,邓季便请田丰草拟笔墨,书河南四等民之策,由军吏誊写张贴于乡中,以作鼓吹。
河东又复变成乱局,安邑城中虚岁十六的少年天子虽满脑复兴汉室之念,何如只是有力回天,到处都受挫。
太史慈哽咽道:“将军如此厚爱,慈敢不从命?然本多有不敷,鄙陋之人,何故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