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2页/共3页]
“吃甚么?”冯元案首阔步入了正厅,随口问道。
冯安耳背,闻声她腕上叮叮作响声。把她袖口往上一撸,鲜明瞧见一实金铃铛,金灿灿直晃眼。
转眼腊八节至,风寒天寒,房檐树梢上皆挂满了霜,一片素裹。冯府天未亮便开了火,几个下人往炉子上烤烤手,呵了几口气便忙活开来。端出初三便泡好的红枣汤,往里加进白米、粳米、菱米、红江豆、白果、落花生、核桃仁,煮起腊八粥来。
冯佟氏头顶挑心髻,身着朱红对襟大袖褙子,上绣缠枝斑纹,雍容喜庆。
要说他与这长姐冯娴的恩仇,乃是从小便种下的。他乃嫡宗子,自小受宠,爹娘将好东西一窝蜂地往他手里送。而他这长了六岁的长姐因着妒忌,没少给他下绊子,他掏个鸟窝、偷吃口酒等的调皮事都是她背后奉告的爹娘。年事愈长,她手脚亦不诚恳起来,今儿偷他个砚台,明儿藏他个玉笔,幸亏还是官宦人家的嫡女,说出去都嫌丢人!
“又如何了?”冯元皱眉瞧着那人,这架式就算他不问也知为何,伉俪闹了别扭便往娘家跑,一年总有几次,端的是不费心!
冯佟氏恨铁不成钢,伸着指头戳他脑门儿:“你瞅瞅,你瞅瞅,你是那耗子转世的?胆量小的,那是你爹!还能吃了你不成?”
背朝世人,他小手攥成拳头,握的死紧,心内一片火烧,小腿一通倒腾,到了冯娴的屋子。
冯安倔强地摇点头:“孩儿不要了,再不养猫儿了,爹让下人将它厚葬罢。”说完也不睬旁人,回身走了。
“甚么呀,你说甚么呢?”冯娴心虚,这时候哪能承认。
“收起你那吊儿郎当的贩子样儿。”冯佟氏皱眉,瞧他仍不觉得然,恐吓道:“你爹这几日休沐,此时正洗漱着,斯须便来了,到时有你好果子吃!”
稳了稳心神,她佯作愤恚道:“我就是想抱抱它,可它怕我,就跑了,这铃铛也是它自个儿掉的。因为这你就要怪到我头上?可冤死我了!”
“大过节的也不去应酬应酬......”冯安撇撇嘴,满腹抱怨。
大女人这厢沾沾自喜地回了屋,小少爷那厢还是一片鸡飞狗跳,冯安哭得岔了气,不住扯着娘的袖口摇着:“去外头寻去外头寻,咬白定是被拐子拐走了,呜呜......”
绿莺想的点子甚好,朱粉芳不管是四壁、摆架、柜面,一概镶上了琉璃镜。就这般过了一个月,当她再来时,于掌柜笑得满脸菊花褶子,喜哈哈地捧出账簿,客多了、进项多了、伴计轻省了,外头呼呼飘着雪,铺子里的世人却心如暖阳。
冯佟氏打发下人去唤冯安。
瞧冯安一阵风跑走,冯娴眨眨眼,这才想到方才弟弟可没说咬白是如何死的,自个儿却抢着不打自招了,她烦恼地直顿脚。
宋嬷嬷缓慢扫了眼冯元才嗫嚅道:“姑奶奶与姑爷生了龃龉,老奴去时,他二人正吵着嘴,老奴也不便多待,回府时,姑奶奶也......跟着回了。”
冯娴暗自对劲,将那咬白从被子里取出来后,才发明竟没了气。她惶恐不已,既怕幺弟寻自个儿算账,又怕爹娘吵架,暗忖一番后,便将咬白藏在衣衫里,偷溜到角门处,趁下人不重视,憋足劲儿抡起胳膊,将死了的咬白扔出了院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