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清平旧事(一)[第2页/共3页]
但光阴一多,贩子空空荡荡,一有动静,便叫民气里慌镇静张。连张传授家,等了数日,也无法的带了媗姐儿进了临安城。老夫人想着总不是体例。正要劝,宋管事瞧了情势,便说转头沟早做了筹办,莫若退到转头沟,也好刺探动静。
元娘恼火地白了中间公婆一眼,又扯了扯中间老夫人衣衿,只盼着她来圆场。
但是世道更加乱了。
徐夫人眼神垂垂发直,神采变白,手脚不能转动。她的内心一清二楚,丧失的不但容娘,另有盼望已久的孙辈。
徐府一片苦楚。
一日三餐就改做了一日两餐,只徐府世人一日用一餐干饭,其他人等,尽是稀菜粥。
徐夫人强捺着哀伤,不竭的叫人去寻。恰好贩子不承平,大旱之年。失了口粮又背了一身赋税在身的耕户趁机肇事,北方来的流民更是挟带此中,抢大户,砸衙门。烧房屋,将世道弄的乌烟瘴气。
徐夫人卧在床上,想起容娘,心中哀伤,又叫春雨过来,细细扣问当日景象。
才刚初春,那里来的野菜?一掐一把水,只好做汤哩!
“阿姐也瞧得起人,叫人打发这么些米,莫不是盼着我周家绝后,好甩了我们这几口人!”
又有作奸不法者,好吃懒做者,惹是生非者,鸡鸣狗盗者,邪心渐起,沟中诸事垂垂不平。然管家的二郎良善不足,气势不敷,镇不住一干人等。元娘利索,亦管不了外头事情。
便是这一日干饭,也有人熬不得这苦,矫揉造作的叫苦叫难。
转头沟过了数月的安稳日子后。到了次年春季,四乡来投的人越来越多。沟中火食昌隆,的确可称是一个热烈的镇子了。但这个镇子里的粮食一日比一日淡薄,两位管事愁眉苦脸。算盘打尽,不晓得可否熬到七月的收割。但此时,稻种尚未下田呢!
徐守中去了数月,寄回了一封家书。书中寥寥数语,自报安然,与两位夫人问安,再无其他。
徐府世人公开里心想,莫非是歹人见了容娘仙颜,将她藏了?但谁都不敢开口,唯恐徐夫人绝望,一口气不来,丢了性命。
他许是不晓得吧。惠娘内心黯然,他们那般恩爱,如果晓得,不知贰内心如何作想?
那岁大乱,清平城中闹闹哄哄,民气暴躁,有亲的奔亲,无亲的亦慌慌的往临安寻摸着去了。大家思惟皇家圣地,兵马很多,总比清平这么个一马平地的小城要安稳。
进之无妨。一口滚粥入了喉,直烫得他面红耳赤。他冒充咳嗽了几声,正色道:“姨婆谈笑了,何曾吃过火么炊饼,不过是娘子做了几个野菜团子,尝个新奇。姨婆若欢乐,待会叫人送几个畴昔?”
徐府世人放心住下,方四周打量。宅中一应物事齐备,虽朴拙些。却极具农户风味。
金人未曾打到此处,包藏祸心的强盗却借机肇事,浪荡攻击,烧杀劫掠。
徐夫人今后卧榻,乱世当中,没有良医可寻,只姑息养着。如有人安抚,话未开口,她的泪倒先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