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瑾娘的婚事(二)[第1页/共3页]
高大郎心中大石放下,深深地朝世人行下礼来。
老夫人叹道:“那老身本日便做了这个主去。高家大郎,你明日便归去请了媒人,定好日子,来下聘吧。”
徐夫人听到此处,只气得身上颤抖,现在方知那日丁二娘为何频频冲犯,本来倒是不欲代嫁。这小叔伉俪也是个没脸没皮的,受了别人礼金又不待还,想出这等肮脏体例来,生生打本身的脸。
徐夫人听这话,晓得是两伉俪应对想的体例。心中讨厌,几不欲看那两人。
那边徐进之也瞥见了自家侄儿,笑着做了个手势,意义是要守平上去。守平心道六哥要得个把时候方回,上去坐会子也不迟误。
老夫民气疼道:“儿啊,你到底花了多少银子纳官?”
那高大郎却有些急了:“既如此,我便去临安请名医来看,看好了病也不迟误。”
守中也不急,待徐进之消停一会,方道:“叔父,瑾娘之事本日便落个定吧。”
徐夫人听到“阿爹旧人”,忙问道:“但是昔日胡舍人?”
守中倒是为的中元节祭祖而回。一家人正说些家中事物,外头婆子来报,有京中高姓郎君求见老夫人。老夫人与徐夫人听了,脸上神采俱是一紧,府中亲戚皆已离散,除了徐进之那高姓半子另有谁来?守中于人事上最是通达,遂挥手让守平退下。
堪堪用过饭,守中便对叔父道:“叔父,现在大郎在此,欲送聘定下迎娶之日,你拿个主张吧。”
“实无退亲心机,大侄儿你莫胡说。”于氏手脚无措,向徐进以前面退了退。
上得楼来,叔父倒是与这清平县的风骚人物一起,谈些诗文,道些佳话,另喊了一对卖唱的父女在那边咿咿呀呀的弹唱。守平厮见过,初时另有些拘束。厥后见世人萧洒不拘世俗,甚或有些不羁的意义,守平便有些动心。渐渐的又能说些话儿,吊个酸文,惹得世人大笑,直道小郎君成心机。守平便有些对劲了,竟觉比县学风趣多了。此中又有些年青如守平的,交友也来得轻易,眨眼兄弟相称。
回到家中,守平尚且点头晃脑,咀嚼不已。换了衣服便往老夫人处来,一进门便唬了一跳:坐在塌边与婆婆娘亲扳谈的不是大哥倒是谁?心中暗惊:老天莫非端的有眼,刚玩的一回大哥便返来了!口头却不敢暴露半点,与大哥见了礼便规端方矩的站在一旁。守中问些学业工夫之类的事情,倒也平常。
于氏见郎君脸皮薄,不好开口,只好接过话来:“病榻缠绵,恐误了大郎毕生哩。家中婉娘年纪相若,莫若婉娘嫁了大郎也是一样的。”
这话来得俄然,徐进之未推测几年未见,侄儿已是如此朴直倔强模样。娘与嫂嫂在此,他却做了这主事人。且看老娘嫂嫂神采,竟是理所该当无一丝不当。
老夫人也气个倒仰。
少年郎君在长辈面前道情义,虽分歧礼。然此时,高大郎此话竟是毫不冒昧,与徐进之伉俪比拟,更加显得磊落光亮。
不消多时,四喜返来,道是县衙胥吏已收到相干邸报。
高大郎言语利索不伪饰,又识时务。见得徐府做派,便知此处三人说话是很有分量的,因而成心将家中秘闻摊开,撤销世人疑虑。实话说来,要这高大郎放动手中买卖去了局毕竟有些难度。家中买卖做得甚大,一贯由高大郎掌事,老父已不管事。他家中二弟,也博了个进士出身,现在谋了江南东路某县知县之缺,家中叔伯后辈官名在身的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