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曾记夜半私语时[第1页/共5页]
李源懊悔交集,却也只能为他沐浴换衣,到了傍晚时分,圆泽圆寂,那妇人也随之产下一男婴。三日洗儿时,李源前去看望,那婴孩公然见他即笑,李源便将此事告之王家佳耦,由那王家便出资葬了圆泽。
今后他便居于惠林寺中,垂垂地,便与寺中和尚圆泽了解。那圆泽学问颇丰,为人也纯粹,两人相遇,皆有得遇知音之感,今后游山玩水,诗词相和,结为莫逆之交。
他想起麟儿小时候,仿佛是在一个春季,不知从哪宫的女官那边听了几则花妖狐魅的故事,一时既惊且奇,便让人去网罗了好些乱力怪神的书册来,也不细究真假,一股脑儿看了很多。苏子卿原是不晓得此事,直到有一日早晨,他本来已歇下,宁福海却轻声将他唤醒,说是十七皇子来了,不待他细思小弟为何会这时候过来,一个小小的身影已经吃紧地朝他跑过来,带着秋夜的一身凉意,不由分辩地扑进他怀里。
世事无常至此,循环也历历在眼,李源心中悲哀,没有了游山的心机,单独回到寺中,将此事奉告了圆泽的门徒,哪知那门徒却说师父早推测会如此,已经交代过后事。李源更是悲哀,而后一向居于寺中,也不再游山玩水,待到十三年约期至,他便从洛阳解缆去吴地赴约。才到寺外,就见一牧童扣牛角而歌,歌声从葛洪川畔传来:三生石上旧精魂,弄月吟风莫要论;忸捏恋人远相访,此身虽同性长存。
他也听过陆连续续地汇报,更是晓得西州城已下过数场大雪,护城河上乃至能够让人在上面来回走动了。
未进城门,已能听到城中百姓的喝彩之声,虽已过宵禁,但是满城灯火,无一人入眠。因着路面冰冻,一行人皆不敢奔驰,只握着缰绳缓缓前行,待到董良门前时,已是丑时一刻。房门紧闭,苏子澈立在门前,很久没有一丝行动,仿若一尊石像。
回想至此,再不能续,天子心中又怜又痛,向来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般火急地想要看到阿谁笑容明朗的小弟。他长叹一声,回身却看到南乔站在暗影处,寂静地望着这边,见他回身便微微一笑,走上前来拥住他,道:“陛下如果睡不着,南乔为陛下操琴可好?”
琴声悠悠,一如窗外流淌的月色,和顺地落在离人的肩上。
这类种事情,梦里相见,麟儿都没说。
他的一番辛苦获得兄长的赞成,当即笑着应道:“比及三哥即位,我要送给三哥真正的河清海晏,万国来朝。”
苏子卿轻拍着他的小身子,温声问道:“麟儿,做恶梦了?”他虽年幼丧母,可这皇城当中,也没有人敢欺负他。
桃花一落,先帝的千秋节便到了,每年他都会筹办一份别出机杼的礼品,可有一年实在不知送甚么好,便去恳求兄长帮手,苏子卿让他亲身作一幅画,他本是极不耐烦的性子,却因为想给先帝一个欣喜,硬是在书案前待了一个多月,画了一幅万国来朝的丹青。苏子卿待他向来是耐烦的,每日得闲时便来指导一二,画成的那日,苏子澈甚是高兴,坐在案前细细核阅本身的服从。
好久,他一言不发地退了一步,回身去了。
说的是唐朝时候,东都洛阳的惠林寺原是光禄寺卿李登的宅院,玄宗末年安禄山反叛,攻陷东都,李登死于乱军之手。其子李源,素以豪奢善歌闻名,却因着父切身故,哀恸万分,又见世道狼籍,遂立下誓词:不入仕、不嫁娶、不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