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南国江山》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章 封赏[第1页/共2页]

吴王杨行密的世子杨渥率军安定兵变,大获全胜,在返回广陵的第三天,杨行密下诏册封其为淮南节度留后,正式成为淮南的交班人。

别的,现在淮南有充足资格担负刺史的文士也有些不敷,想要一次性把统统州郡的刺史全数改成文士担负也有些困难。

淮南节度使府书房中。

杨行密点了点头,这些题目他也考虑过。任用武将担负刺史的环境在这个期间遍及存在,一方面是风俗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乱世当中战事频繁,让武将担负刺史能够集合全州的力量作军事斗争。

“孩儿觉得,目前我淮南军的体例过分混乱,并且级别设置过少,成果就是很多资格、功劳相差较大的将领,级别倒是一样的。比如说都批示使,一样是都批示使,有的将领只能批示两三千人,而有的手底下却有上万雄师;以是孩儿的设法是将全军整编为几个军,军下能够设立师这个单位,再上面为卫,再往下便是都、营等。如许一来,不但级别更加清楚,并且有更多的职务能够安排那些现在担负刺史的武将。当然详细如何停止,目前还没想好,等过些天孩儿再给父亲禀报。”

六月初,广陵。

“更首要的是宣州这个处所,方才获得安定,加上地处边陲,周边局势庞大,随时都能够与钱镠产生抵触,以是必须派一员虎将前去镇守,而最好的人选天然是台将军。”

不过用文士代替武将的过程明显不成能一蹴而就,并且用武将担负处所刺史也一定都有题目,比如歙州刺史陶雅,他便是武将出身,但在管理处所上却做得非常不错,获得本地百姓的推戴,而陶雅本人又是一员不错的将领,加上他为人谦逊,没甚么野心,即便让他担负处所刺史也没甚么大不了的。

对于他来讲,之前被册封为世子当然让他身份变得更加高贵,但其首要性说到底还不如现在的淮南节度留后这个批示。

“那么润州刺史的职务呢?你筹算让谁去担负?另有效文士代替武将担负处所刺史的事情你筹算如何停止?”杨行密又问道。

“你有甚么拿不定主张的?说来听听。”杨行密看着身子又长高了很多的宗子,欣喜的问道。

“不过孩儿顾虑的是,台将军到了宣州该担负何职务?如果担负刺史,这与慢慢用文士担负处所刺史的目标未免有些不符;如果不担负刺史,那么又该让他担负何职务才气让众将佩服?”杨渥谦虚就教着。

王令谋此人汗青上乃是徐知诰(也就是徐温的养子,厥后南唐建国天子李昪)的谋主,不过他此人老来无耻,年纪一大把了,卧在病榻上好几年都不肯致仕回野抱病,说甚么要在任上看到徐知诰胜利篡位即位才行,成果最后还是没比及,在徐知诰篡位前不久病死了。

而在册封典礼上,杨行密还特地宣布了由杨渥制定的各有功将士的封赏,此中像陈璠、范思从等人正式汲引为批示使;而像朱思勍、米志诚、李德诚等将领则或是因为功劳还不敷,或是因为资格有所不敷,以是没有获得进一步汲引,只是犒赏了一些良田美宅与金银财帛;独一从批示使晋升为都批示使的是秦裴。

“而这个整编军队的事情,能够以李神福、李承嗣二位将军带头,指导其他内部州郡刺史放弃民政之权。”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