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谋[第1页/共4页]
另一人倒是嘲笑道:“说得现在的局势就很好一样。节帅此举固然有大风险,但也有大机遇。如果胜利的话,我等或许还能再创基业!”
兵力不敷,这就是朱友贞想要造反的最大困难。
赵岩道:“殿下,这另一人,其首要性尚在高季昌之上,如果殿下能得其互助,此事必成!”
“你家殿下另有甚么交代没有?”高季昌神采阴晴不定,过了好久才沉声问道。
当初为了大局着想,朱温不但没有究查高季昌等人的罪恶,反而派兵助他抵挡吴军的打击。
那些手握大权的重将和处所节度使们,与梁国已经绑定在一起,乃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干系。
想明白以后,世人也不再反对高季昌的定夺。
“罢了,当年刘皇叔平生流落,长年寄人篱下,终究不也建立了一番奇迹?本帅现在流浪,想必也是上天的一种磨练吧。”
等信使走后,世人倒是群情开了。
“均王殿下想要造反?并且还想让节帅着力助他?”世民气中忐忑,不太高季昌已经决定的事,他们也没有开口禁止。
如许一来,高季昌与其部下军队分离,如果时候一久,再施加手腕拉拢一番,那三千将士就不为高季昌统统了。
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朱友贞沉吟半晌,俄然觉悟道:“招讨杨令公?”
如果他们轻举妄动,反而能够使梁国堕入内哄当中,到时候晋国、吴国等权势趁虚而入,梁国局势去矣,这对他们那些手握大权人们可没有好处。
不过朱友文却分歧,他如果能击败朱友珪,信赖全部梁国高低的人都会支撑他坐上天子宝座。
“不错,本王现在固然没有登上帝位,但有东都留守的身份在,想必老三也不敢将本王如何样。但如果起兵的话……”朱友贞点头,皱眉问道:“除了你的人外,到底另有多少人能够听用?”
心中想定,朱友贞接着问道:“不知姐夫所言的另一个关头人物又是谁?”
想到这里,朱友贞终究下定决计,派出亲信之人别离前去唐州和魏州两地,筹办劝说高季昌和杨师厚二人。
高季昌点头道:“你归去奉告你家殿下,就说臣高季昌情愿看到他更进一步!”
客岁十月,朱友珪诏令杨师厚去洛阳朝见,部将们皆劝止,担忧杨师厚去了洛阳后被朱友珪趁机侵犯。
朱友珪又不是傻子,这半年多时候想尽体例,对洛阳城中的守军根基上已经掌控了,再加上皇宫内里的控鹤军更是在其亲信冯延谔的统领下,防备森严,想要造反胜利,没有充足兵力支撑是不成能的。
“失利?如果失利了,不过是一死罢了!”
但现在的局势,朱友珪已经是究竟上的天子,君臣名份已经定下,并且还根基上稳定了海内的局势,他们要想造反的话必定会冒着极大的风险。
不太高季昌到底是落空了根底之地,加上他之前与梁国已经是貌合神离的干系,以是在襄州失守以后,朱温很快就发挥手腕剥夺了其手中军队,并且将其军队调往洛阳,却将高季昌留在了唐州。
虽说高季昌现在另有荆南节度使的身份,但他现在手中既没有军队,又没有地盘,再加上他当年为了自保,和梁国的干系也不算紧密,此时在唐州的身份实在是难堪。
就在这时,下人仓促来报说,有个自称来自东都的信使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