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南国江山》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贞[第1页/共3页]

让杨琰和杨煜二人随军出征,这是杨渥颠末考虑以后做出的决定。

“这……”李从儼有些惊奇:“父亲不是一贯以答复大唐为己任吗?梁国得位不正,乃是朱温篡位而来,父亲莫非要放弃答复大唐的态度,与伪朝媾和吗?”

“乞降?父王的意义是说朱友贞主动来乞降?这倒是奇特了。”李从儼一样满脸惊奇之色。

梁国和岐国之间也是很多年的老仇家了,自从当初朱温讨伐李茂贞,从他手中夺走唐昭宗以后,两家之间的仇隙就向来没有弥合过。

以是两家固然这几年实际上已经很少产生战事,但正式的媾和倒是没有,更别说调派使者相互交好的事。

“本来如此。”李从儼这才明白过来。

不管如何说,在刘知俊转投岐国以后,李茂贞的气力一度大为扩大,但跟着中原和河北局势产生窜改,晋国权势逐步上升,而梁国局势逐步式微,李茂贞却放弃了向东扩大的筹算,这就不成制止的与蜀国产生了抵触。

与他的父亲美满是个卤莽武夫分歧,李从儼倒是面相高雅,爱好文事,特别对吟诗作画很感兴趣,这一点倒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

当然,除了培养二人外,将他们两个带在身边的另一个目标就是为了让杨炅在金陵放开手脚做事,免得他们之间争权,闹出甚么事来。

凤翔城中,岐王府。

“梁主朱友贞竟然也会派人来向孤乞降吗?”李茂贞放动手中的文书,有些惊奇的对本身的宗子李从儼说道。

毕竟大唐立国三百年,宗室后辈多的就是,固然唐昭宗的皇子都被朱温杀光了,但要找到一个大唐的宗室却不是甚么难事。

“你说的不错,不过那是梁国气力太强的环境;而现在的局势倒是梁国气力太弱了。晋国和吴国这两个大国已经在南边和北方别离崛起,一旦他们两家一起脱手,梁国灭亡几近是必定的事情,最多有些残存力量逃到关中这边来。”

而梁国一方向来以中原正统自居,对李茂贞这类盘据处所的权势一贯都视为处所背叛,再加上梁国的气力远远比岐国强,以是更加不成能主动派人来和李茂贞媾和。

李茂贞倒是转念间就想明白了此中题目地点:“有诈倒不至于,想来朱友贞不过是担忧四周受敌罢了。北方的晋国就充足让朱友贞头痛了,如果吴国也建议北伐的话,那么梁国必将难以抵挡。在这类环境下,他天然担忧孤趁火打劫。”

“所谓讨伐朱温,规复大唐,那不过是为父当初迫于情势打出来的标语罢了,毕竟当时候为父的首要仇敌就是朱温,所觉得了争夺更多支撑,天然要提答复大唐了。”李茂贞不愧是武夫出身,脾气朴重,再加上是与自家宗子扳谈,以是对这些话都涓滴不避讳,有甚么设法都直接说出来。

李茂贞听了顿时不觉得然的笑道:“答复大唐?那不过是一个标语罢了。你看晋王李存勖、吴王杨渥,他们固然都打着答复大唐的标语,但他们哪一个不想着本身称帝?至于说规复大唐,那更是一个笑话。”

“父亲,梁主朱友贞派使者俄然派使者前来交好,这此中会不会有诈啊?”李从儼皱眉问道。

独一让李茂贞松口气的是,跟着王建的病故和王衍的下台,这两年来自南边蜀国的压力已经大为减缓。

安排好留守金陵的事件后,接下来一段时候里杨渥甚么行动都没做,整天定时上朝,定时退朝,朝堂高低一片安稳,没有暴露半点即将北伐的迹象。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