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油纸伞[第2页/共4页]
簦笠一物,与斗笠类似,只斗笠是戴在头上的,簦笠是有柄的,近似于后代的雨伞,普通农户人家用簦笠少,首要还是以斗笠蓑衣为主。
这东西想来应当会比麻纸更有吸引力,就算是在鼓腰岭本地不好卖,也能够运到汾州等地去卖。也不需到州郡阳城,只要到平遥就好,汾州的平遥县间隔他们鼓腰岭并不非常远,那些来往于太原府和长安城之间的商贾搭客,应当会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才对。
斗笠和簦笠的做法,都是用精密的竹条编出里外两层,再在中间那一层填上竹叶等物,竹条的部分普通都会编得比较精密健壮,哪像罗用手里头阿谁模样,只要几个竹条稀稀落落地支楞着,如何看如何不健壮。
“便先在这边卖卖看吧。”樊大郎见城门口中间的墙根下蹲着几个卖石竹子的,便率先将自家驴车赶了畴昔。
这就导致了市道上货币畅通不敷的环境,布帛和粮食作为货币也就比较常见。
像如许的窗户纸,畴前也是比较贵的,糊一个窗子,常常就要好几文钱,非是小富之家,也不能舍得花这个钱。这回他们运来的这些油纸,每一张都够糊一个窗子的,一张只要两文钱,稍稍殷实一些的人家,应也能拿得出这个钱,再说他们也听闻离石县的百姓都非常富庶。
伞面上的麻纸在刷过桐油以后,透着淡淡的虎魄色,固然没有甚么装潢,看起来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但是这一起上村人们不竭收回的质疑,让他的内心也变得越来越不肯定起来,想着是不是本身把事情想得太简朴了,仅凭这一样油纸,真的能让那些商贾不远千里跑到他们鼓腰岭去买货吗,这一起的艰苦,到头来莫不是要白辛苦一场……
“待我做完了,你便晓得。”罗用笑了笑,停动手中的行动,昂首看向那樊氏兄弟二人:“你二人本日但是给我送麻纸来了?”
那潞州地处石州东南边向,从他们离石县这里畴昔,要先穿过吕梁山脉,达到汾州,然后再一起往东南边向而去, 再穿过一全部汾州, 便能达到潞州地界。乐-文-
“我要十张。”
这一行人乃是来自潞州鼓腰岭, 恰是那潞州的西北角,按直线间隔来讲,那处所间断绝石县并不算非常悠远,只是那鼓腰岭本来也是地处深山, 从他们那边前来离石县, 要先过太岳山, 再过吕梁山, 其间路途艰苦, 自不必说。
“莫说那些没用的,那鼓腰岭忒远,这油纸,你给我来一百张,便按两文钱一张算。”一个满脸虬髯的壮汉大声说道。
早些时候,他们村的樊氏兄弟出来与人做脚夫,商队逗留在离石县西坡村那几日,刚好赶上罗三郎教人做草纸,他们学得了技术,归去今后便也造起纸来。
杜构迩来住在这西坡村,也是没少吃许家客舍的油渣包子,这会儿罗用既然这么说了,他就想着干脆多买几个返来做晚餐好了,临出门的时候,罗用让他拿本身那把油纸伞去用,杜构没多想,撑着雨伞就出门了。
他俩太镇静了,他们故乡又有竹子又有桐油,另有麻纸,本身在家就能做出油纸伞来了。
“两文钱一张。”樊二郎见有买卖上门,赶紧从自家驴车上拿了一张油纸翻开来给对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