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河西四郡[第2页/共3页]
那几个堆栈范围弘大,头一回出来就没有不吃惊的,那还放不下,听闻在常乐县衙,就连那监狱里头都被役卒们打扫打扫,扛了罐头出来,一罐一罐恨不能跌堆叠至屋顶,就更别说那些个堆栈了。
“那能有几个?”
“遴选了半日,便只买了几件。”二娘点头。
罗二娘这些年与人做买卖,见了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但是恰是因为见过了那么多的人,她才更加感觉自家兄弟的品性可贵。这些个抱怨的话,也不过就是嘴上说说,心疼罢了。
“你倒是晓得叫四娘莫要一开端就把那县主当得太好,怎的到了本身身上便忘了?”
“咱这常乐县虽就是个边疆小城,穷乡僻壤,但是现现在我们这里的脚夫,却要比别处贵出些许。”一些本地百姓,也会以此生出几分高傲感。
“约莫腐败前后。”
外头那些人尽能够闲坐闲谈,公府世人这时候压力就很大,本年县里做了那么多羊肉罐头,如何能及时将它们卖出去,在有些吏员看来,那几近就是不成能做到的事。
对于这个期间的百姓来讲,保存本就不易,那些个苦楚处境,也是看得太多了,这些年总偿还是好些,毕竟不如何兵戈了。
现现在,因那两条水泥路的便当,因羊绒买卖的昌隆,又因河西这边出了白叠花,很多中原商贾富户纷繁来到河西,焉支山东面的凉州城是一派的繁华气象,而在焉支山西面,则要冷僻很多。
“没买?”罗用问道。
“听闻昨日又有伊吾人去羊绒作坊看货?”罗用问她道。
焉支山上气候卑劣多变,那一年隋炀帝过焉支山的时候,曾在扁都口遭受六月飞雪,兵士侍从大半都被冻死,就连隋炀帝的姐姐都被冻死在那边。
二娘她们这一次运货,还是与赵家人合作,赵家人在敦煌那边有商号,经常亦有货色来往。
“只是,那沟渠又要待到何事才气修得起来?”二娘感喟。
也有那不肯归去的,要么在站台上与人扛货, 要么就去了水泥作坊,听闻罗县令要在他们常乐县修沟渠, 需求很多水泥, 以是这水泥作坊长年都要人手。
若说是那些商队做脚夫, 现现在在常乐县周边这一带, 是少有人愿去了,出门在外诸多艰巨不说,也比较伤害,畴前也有一些人出去与人做脚夫, 最后却没能返来的,是死是活, 身在那边, 还不是全凭别人一张嘴, 反恰是寻不返来。
忙活了这些光阴,这些人各自也都挣了些钱, 再加上眼下在城中也很难再找到甚么活计,因而很多人便纷繁回家去了, 回家磨磨针, 多少也能挣点,与家人在一处,日子也过得安逸舒畅些。
“依我看,也挣不了多少钱。”二娘不太看好他们这个羊肉罐头的买卖。
在常乐县的西面和北面那些处所,本地百姓的穿戴大多以毡和麻为主,毡布便是用羊毛制成,比麻布易得,代价亦贱,以是这些处所上的人大多对羊毛成品不是很感兴趣,市场有限。
“便也只是看了看。”二娘不在乎道。
在凉州与甘州之间,隔着一道焉支山,隋代之前,大多数胡商都不肯过焉支山,当年隋炀帝杨广在焉支山宴请西域各国的使臣商贾,并许与诸多好处,逐步才将这些胡商引到中原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