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新野县县衙[第1页/共2页]
“这如何美意义,他们都是衙门里的人,应当由……”县丞夫人本想说夫人,一看颜汐还是女人家打扮,只好含混说道,“应当听您调派才是。”
这时已经是下衙时候,刘衡干脆请县丞几个先下衙回家,一应事件带到明日再行交代。
新野县的县衙看着有些陈旧,但是没有兵火陈迹。县衙前面是一照壁,照壁后就是牌坊,牌坊再往里才是大门,大门的两侧就是八字墙了。
这闹一次匪患,出了多少性命啊?
很快,县丞、主簿等人,带着几小我急仓促出来,“不知大人到衙,下官们有失远迎。”
再往里走就是仪门,仪门后便是县衙中最大的一进院子,院中建立一座小亭,亭柱上刻着“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大字。
不过新野县主簿是本县人,在县城里有本身的宅院,以是这处所是空着的。刚好能够让刘衡这群人安设。
偶尔碰到有人在路边耕作,大多还都是老弱妇孺,都看不到几个青壮。
这新野县的路,跟之前走的官道不能比,一起上坑坑洼洼,马车轮子几次陷进坑里,还好人多抬出来。
他们想找人扣问都拉不到人,如果追上前硬抓一个过来,又怕把人吓到。只好遵循经历,沿着县城主街往里走,往县衙方向行走。
县丞、主簿等官吏的住处也在这里,左边是县丞一家的住处,右边院子是主簿的。
知县住处是一处伶仃院子,跟颜汐在都城买的那套差未几,正房一溜三间,摆布配房各三间,倒座房两间,不过右边配房多了几间屋子,内里住的是县衙里装备的丫环仆妇住着。
官道上半天不见人,好不轻易看到一块界碑写着“新野”两字,明显是进入新野县境内。
走在新野这条官道上,时不时还要背景走一段,黑魆魆的山遮天蔽日,寒意阵阵。
他在前面跟人说话的时候,颜汐一群人先到内衙安设了。县丞的夫人带着一个婆子出来驱逐,热情地给颜汐先容各间屋子。
照理说是必定不成能,盐铁都是官府管控的。新野这盐场如果被北戎占了,这边只怕已经是疆场了。
新野县是辽州的大县,治下有九个乡十八个镇,总计一万多户,近十万人。并且另有两处盐场,朝廷盐铁司专门派人统领,专门在盐场干活,做晒盐、运盐等事情的盐民就有将近一万人。
她也不好随便丢了,将这些统统杂物装了一个柜子锁了,抬到杂物间去放着。正房东卧嫌倒霉干脆不住了,让刘衡住正房左边的屋子,本身住了右边这间,空着的主卧清算一下,就给刘衡当书房用。
颜汐嗯了一声,本身这边这么多人呢,不怕不怕。如许想着,感受放松了些。
但是,新野县城里,看着百姓们大多无所事事,衣衫褴褛。这些人看到刘衡这群人,最早反应竟然是跑,跑了几步看他们不追,才又停下来远远张望。
颜汐头一次感觉大山本来也挺吓人的。也不知是不是受匪患传言的影响,恐怕山里就冒出一群匪贼来。
第二日一早,刘衡一行人遵循何明全说的,一早就分开驿站赶路。
这块处所是真穷,来之前她还找了地理志看过,说新野靠近大海,有几个官方盐场,北方几个州府都靠新野盐场供应。以是,新野县交通繁忙,百姓依托盐场还算衣食全面。
因为马车几次陷坑里,拖慢了路程。为了不在荒山野地里过夜,他们一群人路上就停下吃了点干粮当午餐,一起紧赶慢赶,终究在太阳快下山时赶到了新野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