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 质子[第1页/共2页]
本日的经历确切有些刺激,不过沐兰早故意机筹办,倒不至于叫吓到。听安老太君如是说,便点头应了声“是”。
解国公蒙冤惨死以后,曾有很多人担忧魏国会趁虚而入,再度犯边,但是并没有。五年前,一向作为质子糊口在大晋的魏国二皇子俄然亡故,魏国不但没有清查二皇子死因,还奉上大量财帛,又将年仅十一岁的三皇子送到大晋,持续充当质子。
薛邑看过密折龙颜大怒,痛斥其妹身负皇室血脉却不守法纪,不能为万民榜样,有辱皇室严肃。因薛娴“执迷不悟”,遂下旨降罪,正法公主府统统男丁,将包含薛娴在内的女眷悉数放逐。薛娴不肯接受放流之辱,将其季子杜坚拜托给鹤林雅士,而后服毒他杀。
长公主薛娴生性风雅,爱好诗文,经常女扮男装赶赴鹤林诗会,并与一名才学甚高的雅士来往密切。有功德之报酬摸索薛邑,将此事写成密折呈奏君前。
魏国这类忍气吞声的做法,使得身为质子的杜舜文备受鄙弃。加上他本身脾气脆弱,不似其兄那般油滑油滑,经常遭到皇室子孙和世家后辈的欺辱。
薛邑随后建议数次挞伐,欲夺回落空的国土,均未能如愿,终究抱恨而崩。
七十岁高龄的解鹏于危急当中受命挂帅,率兵抖擞反击,历经一年零三个月,将叛军逼退至马连山。终因年龄已高,在最后一战中不幸落马身亡。
薛兆见势不妙,将皇后与幸存的嫔妃以及几位尚未出阁的公主召到寝宫,扑灭事前埋下的火药。爆炸激生机警,焚毁大半皇宫。于爆炸与大火当中丧生的宫人和兵卫不计其数,太子也在混乱当中身受重伤,终究不治而亡。
撇开对女子的成见和压抑,薛兆在位的前二十年算得是一名合格的君王,勤奋在朝,重用人才,体恤百姓,赋税一降再降,徭役能免则免。无苛政,无苛吏,一度闪现国泰民安之貌。
太子皇子胆战心惊,文武百官噤若寒蝉,言路闭塞,百姓的疾磨难以如到达天听,国君又如何能够做出精确明智的判定?目睹大好国土渐露乱象,太子薛启在朝臣的鼓励与支撑下,率兵逼宫,迫使薛兆退位。
魏国与大晋比邻,其国土原是大晋的州府。魏国从大晋分裂出去并自主成国的来源,还要从大晋的建国天子薛兆提及。
三百余年间,晋魏摩擦不竭,两国边疆时有战役发作。只因两国兵力相称,又有马连山这道通途横在中间,谁都未曾讨到便宜。
――(未完待续。)
依解国公的意义,理应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以雪三百年前分疆裂国之耻。先帝却痴迷于魏国进贡的美女,强令解国公退兵。
比年交战之下,大晋国库浪费严峻,已有力再战,被迫接管国土分裂的究竟,承认魏国为“友邻”。
遂按下这一头,跟安老太君问起另一件比较在乎的事情,“祖母,您说的那户人家是怎一回事?”
两国的最后一战是在十三四年之前,魏国发兵大肆犯边,遭到解国公所带领的解家军的迎头痛击。魏国丧失惨痛,退兵乞降。奉上多量金银财帛和骏马牛羊,并将皇二子作为质子送往大晋。
魏国一面操纵临边的游牧民族管束大晋兵力,一面广纳流民,开开荒田,强大国力,终究在中原站稳了脚根。
沐兰此前从未见过杜舜文,更没有去过魏国,实在想不通那似曾了解的感受从何而来,只能归为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