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断人财路[第2页/共4页]
如果把汪四郎赶走,不瞒大当家,实在有点儿不敢,这汪四郎不像是个君子,归去以后,如果信口雌黄,他是不能如何着我们,可我们几家亲人亲戚,可都在人家砧板上呢,实在是怕。”
李桑柔叹了口气,点头,
“家书抵万金。”文成摊手道。
陆贺朋忧愁忡忡。
汪四郎俄然跑过来,说是和上峰闹翻了,已经辞了官,没脸回家,也嫌家里人多腻烦,就往建乐城,投奔妻舅余掌柜来了。”
潘定山畴前卖力买马,现在管军马,他必定晓得点儿,可他没在建乐城。
余掌柜就给和范掌柜说了,范掌柜就给我写了信,催我从速返来。
“从看到咱晚报上出了这粮价,我就去找了几个老赋税,细细探听了一圈儿,听下来,唉,我说给大当家听听,大当家就晓得了。
“大师都是如许,想建功立业发大财的,那是极少数。
李桑柔凝神听着。
“我们家有位老姑奶奶,嫁进汪家,范掌柜有个堂弟,娶的是汪家的女人,都连着亲。
衙门要有甚么事儿,安稳米价,或是征甚么银子,只找行会就行。
包平看着两个小厮出去,坐到李桑柔劈面,和李桑柔说了一会儿太原线派送铺如何样,递铺如何样,以及方才调到朝报上的那份粮价,太原线也筹算跟进,直说了两三刻钟。
六大米行,同气连枝,没甚么不测,六大行头每十天见一回面,定一回价,连铺户卖米的价儿,也得听他们商定,高低也能浮动几个钱,不过未几。
汪四郎是庶出,却很会读书,三十多岁的时候,中了同进士,授了官,说是点到了成都府茶马司,做了个主薄。
除了庞枢密是行伍出身,三位相公,计相,可都是从小县起步,在处所展转过十几二十年,这些,他们不晓得?那不成能!”陆贺朋压着声音。
“嗯?”顾晞眉毛低垂,伸手拿过信,细细看了一遍,想了一会儿,看向文诚,“你的意义呢?”
送走包平,李桑柔叫了黑马过来,把大筐里的干果分给铺子里的管事伴计,一边看着他们分,一边想着包平说的那位汪四郎。
赋税上的事儿,弯弯拐拐的多,请陆贺朋去跟大当家说说,万一,大当家有没想到的处所。
“托大当家的福,顺顺铛铛。”包平笑应了。
找谁问呢?
真要开通,顺风和军中如何交代,军中寄出的这递送钱收不收,如何收,补助多少,钱从哪儿出,都是事儿。”
文诚收到李桑柔那封信里有信的信,仔细心细看过,拿了李桑柔的信,往帅帐畴昔。
“我晓得,你知我知,放心。”李桑柔截断包平的话,干脆道。
“方才收到邹大掌柜一封信,您看看。”陆贺朋拧着眉。
“刚才你说的,粮行这些事儿,你感觉,皇上晓得吗?”李桑柔看着陆贺朋问道。
不但这些,像打米,装米的袋子,扛夫搬运,运米的车船,这些,都获得米行拿了答应,才好做这份买卖,另有,这打米要多少钱,扛夫又该收多少钱,也都是由米行定出价儿。
“她写给你的信,你看了就是了,用不着再拿给我看。你也太谨慎了。”
包平端起杯子,抿着茶,看了一圈四周,笑道:“大当家的这里,真是说话的好处所。”
李桑柔嗯了一声,表示包平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