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九十五[第1页/共4页]
她做事敏捷,头天夜里在李绮节跟前揽下差事,第二天一大早就到李二姐房里送早餐。
她忙里忙外,没时候讲究饭食,吃得比昔日简朴些。
家里的丫头见宝珠撇下三蜜斯,整天围着大姐和二姐转,都感觉风趣,跟在一旁凑热烈。
大官人和周氏一心守着原有的家业攒钱,二房的二老爷用心卖酒,唯有三蜜斯心机活络,这些年不知卖过多少希奇东西。曹氏是大户人家出来的,曾暗中劝周氏多体贴一下外边铺子上的买卖,可惜周氏谨守本分,不肯用心管外头的事。一家子都是没有野心抱负,累得三蜜斯只能和外人合作。
曹氏让丫头把酱香卤鸭送去灶房,让切一盘送出去。
曹氏预算得不错,卖卤鸭的食肆还真是李绮节开的,不过铺子里的伴计和掌柜不是李家的人。葫芦巷前面对着贩子,那边有一条巷道,开了十多家食肆,都是专卖腊鸭卤味的。除了鸭肉、鸭信、鸭肝,一并连鸭肠、鸭心、鸭骨也卖。卤好的鸭子光彩深红,香味浓烈,皮薄酥脆,咸中带甜。李家酒坊的雪泡酒卖得最好,县里的人在他家打了酒,都会拐到卤味店去买几样下酒菜。有些人嫌费事,买酒的时候,常常让酒坊的伴计帮手跑腿,一来二去的,伴计们暗里里总嘀咕,李绮节偶尔闻声,干脆盘了家邻近酒坊的铺子,专卖各种卤味。客人们这头买了酒,那边卤味也包好了,便利了主顾,肥了她的腰包,一举两得。
李子恒回家,不止带回几只卤鸭子,还背了一篓旧衣裳――平时不谨慎蹭破磨坏的。
曹氏听丫头说卤鸭是带返来的,而不是买,那应当是从李家自家店铺里拿的。不过她清楚记得李家没有卖卤鸭的铺子……
李昭节撇撇嘴,改口道:“桂花酒也使得,酸酸甜甜的,吃一斗我都吃不醉。”
张桂花矜持一笑,渐渐悠悠吃了几枚滴酥鲍螺,方故作迷惑模样,道:“你们家来客了?”
李昭节不爱甜口,噙了一枚,化在齿间,内心还在想着那盘没吃完的卤鸭。
北方以奶油制成酥山,都城多冰窖,夏季时宴席上必有一道酥山。南边则爱精美小巧,多带骨鲍螺、酥油鲍螺。瑶江县不南不北,常吃的是鲍螺。
人逢丧事精力爽, 李乙和周桃姑一个得娶娇娘,一个毕生有靠,今后不再是孤家寡人,蓦地间都像年青了好几岁。不过伉俪俩相处起来另有些难堪别扭, 特别是李乙,从早到晚都红着一张脸,特别是当着李子恒和李绮节面前时, 更是手足无措,一句话颠三倒四,一副仿佛犯了大错、做贼心虚的模样。
宅院能够渐渐找,但葫芦巷是一天都住不得了。决定搬场后,李家人立即办理行李承担,伴计们赶着牛车驴马,把家具和堆成小山包的行李全数运送回李家村。
到了张家,进了屋子,丫头端来一盘子点心,跟螺狮普通,底下浑圆,上头尖尖,一样乌黑,一样腻红,精美小巧,一盘拢共只要十二枚。
李绮节看着李子恒一件件往外掏衣裳,笑道:“球场那边不是有会补缀的教员傅?”
周桃姑倒是比李乙萧洒很多,该吃吃,该睡睡, 和李子恒、李绮节说话时态度风雅、满面带笑, 一点都不内疚, 在她内心, 只要自家过得好,外人的观点底子不首要。她每日还是天没亮起床熬煮糖水,持续筹措熟水摊子的买卖。她带着两个女儿嫁进李家,心中始终感觉底气不敷,李家情愿为周大丫和周二丫购置嫁奁, 她感激之余, 又感觉心有不安,想趁着身子还结实,多攒些银钱, 就算赚不了几个钱,起码能帮着补助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