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后母[第2页/共4页]
李乙诚恳刻薄,勤奋肯干,家中积储颇丰,虽没个妇人在家操心碎务,但他体贴详确,看顾一双后代非常经心,手里也舍得撒钱。大郎李子恒和三娘李绮节整日穿得利利索索、干清干净,比巷子里其别人家的儿郎闺女都要端方讲究几分。
李乙倒是笃定幼女不肯他再续娶,这才积郁心中,病倒在床。他自家也无甚中意的小妇人,当下便婉拒了满嘴蜜语甘言的媒婆,又奉告一众邻里,说他惟愿扶养一双后代长大成人,不会另娶。
潭州府,瑶江县,西大街,葫芦巷。
李绮节糊里胡涂之间,搅黄了李乙的一门好婚事,内心感觉惭愧万分。
加上五娘子说话利落,在孟娘子面前老是三句不离孟举人如何有本领,孟家七娘子如何生得标致金贵,孟娘子如何风雅、公然是高贵的举人娘子……满口这之类的阿谀好听话,如果当着邻里的面,五娘子就会阿谀得更加卖力。
上个月因着有媒婆上门说亲,说和李乙续娶间壁卖熟水、香饮子的孀妇周桃姑做填房,李绮节大病了一场。
她的这场病来势汹汹,倒有些像是得了寒热症。
永乐二十年。
李乙只花了两担粮食,就买下他们二人。
上行下效,潭州府人也贵羊肉,轻猪肉,各家停止红白丧事,都以羊肉为佳。
可她上辈子曾在后母底下讨糊口,后母为人并不坏,也没用心虐待过她。但自打后母给她老爸又生了两个弟妹以后,她在家里的身份就显得有些难堪奥妙。后母对她的一言一行也格外抉剔敏感,话里话外,都带着几分摸索思疑。
孟家院子里养的一群鸡、鸭、鹅、狗,就是五娘子从乡间送来的。
再加上李乙还生得边幅堂堂,一表人才,性子又内疚端庄,不是负心寡情之人,老婆走了五年,既没看他和浪荡|妇人调笑,也没见他往北里里行走,最是个端庄本分之人。
进宝接了莲蓬、菱角,笑道:“五娘子来了?上回她不是说家里小郎君总咳嗽么,我家官人留了一罐子恩济堂的百草秋梨膏,专给五娘子备下的,你拿去把五娘子收着罢。”
孟举人是从乡间起家的,故乡另有好些穷亲戚在地步里挣命。此中有个孟五叔,他家五娘子经常来县城孟家走动。打秋风之余,每返来都会挑几担地里的生果菜蔬,和一些山里土物,与孟家人尝鲜。
瑶江县很多分不了产业的庶出儿郎、死了老婆的鳏夫,都眼巴巴瞅着周桃姑,等她再披红绸嫁人哩!
周桃姑挑来挑去,最后就选中了勤谨心善的李乙,只是李乙有一儿一女,怕是不免要有一番几次纠葛。
日头早已爬至半空,在院中青砖地上映下一片灿烂光斑,李家三娘李绮节仍在帐中熟睡。
饮食不进,呕吐不止,在床上连续将养了十数天,才算病愈。
而后代家家户户都极其爱好的猪肉,在瑶江县极其鄙贱,一斤猪肉不过十个钱,朱紫富户都不屑食用。只要那等家道困顿的费事百姓,受不得餐餐茹素,贫寒度日,方会偶尔买些猪肉,回家熬煮汤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