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联名上书[第1页/共4页]
穿越后已经一个多月了,对四周的环境,他也不再陌生,对于将来也有了比较清楚的打算。
穿越之初,刘同寿就构思过,想体例到嘉靖身边当神棍,在当时,他不过是随便想想罢了,对方但是天子,那是那么轻易就能见到,并且获得信重的?
因而,首倡者刘同寿的名誉越来越高,在百姓心目中,已经成了名符实在的万家生佛。
“一言活万千之家,同寿,你行的是大仁之道啊。”李时珍也是感慨万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果不其然,若非随韩先生来到上虞,又怎能见得这桩异事?阳明先生生前曾有言,大道万千,殊途同归,只要怀有仁义之心,不管学儒学道,皆能有所成绩。”
乡绅是个统称,内里也是要分品级的,比如董家本身,另有东山镇的齐成,只能算是浅显的大户,固然有点身家,但在官府面前,跟浅显百姓的报酬也没啥两样。不然董员外干吗花那么大力量,跟一个小小的九品主簿扯上干系啊?齐成也是被一个班头训得跟猪头似的。
就这职位,想领头给府衙,乃至布政司上书,这不扯淡呢?老董一点信心都没有。
一个就是处所上,处所官要考虑态度,对吉祥之类的东西必定要有所衡量,刘同寿不晓得绍兴府乃至江南的宦海局势,是以他并不能肯定,之前的那些规语能不能通过官方渠道传到都城。
“大伯要我告诉您,上虞的士绅们都已经上门表过态了,都说唯您马首是瞻。”董兴看过来的眼神带着畏敬。
何况,他也没本领独善其身,要晓得,谢家要的可不但是山下的地盘,连东山也是一样,就算刘同寿想披发入山,学神仙餐风饮露,一样不成得。
不过,从他本心来讲,他可不是学雷锋办功德,他本来就是刷名誉来的。
“去干吗?”
家里没有有功名的士子,就算不上是受朝廷正视的士绅,没有免税特权,没有高人一等的职位,处所官到差的时候固然也会拜见,但见面的情势就差很多了。
朝堂上是个相互管束的局面,应当构不成太大的费事,遵循刘同寿的估计,停滞很能够来自两个方面。
去谢家,余姚知县得投贴预定,等人家得闲了,打发个下人来知会一声,这边才颠儿颠儿的上门。这还得是没啥干系的,如果跟谢家几位老爷或者老太爷有层弟子故吏的干系,或者有事相求,那诚意还得更足点才好。
“好,”刘同寿很对劲的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来,悠然一笑道:“接下来要做的事,都已经写在信上了,你归去奉告董员外,尽管依计行事便是。”
“兴儿,你晓得这信里说的甚么事儿不?”看侄子大咧咧,一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模样,董员外有点来气。
董员外想想也是,本身在这里长叹短叹的算是个甚么事儿,那帮家伙不是担忧小仙师找后账么?现在不消了,这不,投名状来了,如何获咎的,就如何还归去。
“光是那样就好了。”董员外重重叹了口气,“实在,赶在这个节骨眼上,想让官府免税,怕是都有些难堪的,何况这……唉!这可如何是好。”
“小仙师说了,也不必然非得大伯你带头,找个家里有功名的就行,实在不可的话,他能够再费事韩举人一次,其别人只要署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