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李代桃僵[第2页/共4页]
嘉靖和张孚敬的双簧唱的极其流利,夏言在第一时候就品出味道了,很明显,此事另有玄虚,那张卷子不是刘同寿的!
这个题目与当前的话题仿佛有些不相干,不过细心想想,汪鈜的企图却也不难猜。张景华暗叫一声不妙,就待措词辩驳,想着起码要带过此节,只可惜,辩驳比拥戴庞大一些,饶是他动机转得极快,毕竟还是慢了一步。
面对都察院两大重量级人物的攻讦,汪鈜也是不甘逞强,何况,他也不是孤身一人,帮他摇旗号令的大有人在。
就在这时,他俄然感受衣衿被人悄悄拽了一下。他大吃一惊!这类感受,他已经很多年没有经历过了,他是天子,谁敢拽他的衣衿?何况,他背后的位置,也不是随便甚么人都能站的。
张孚敬倒是从谏如流,他当真听黄锦说完,点点头,向夏言问道:“黄公公如许说了,夏尚书,你意下如何?”
如果遵循夏言的发起行事,压力就会转嫁到嘉靖那边,风险变高了不说,还轻易惹得天子不欢畅,做臣子的,如何能把压力推委给天子呢?如果反对的话,又显得心虚,另有抗旨忤上的怀疑,清流这边只需寸步不让,便能够对峙到对方自行崩溃了。
“这篇文章……”嘉靖抬了抬手,然后又放下。
乾清宫的氛围更加的凝重了。
汪鈜看都不看王廷相手中的试卷,而是从已经评定好的一叠卷子中,拿起了最上面的那篇文章,“此卷被取为会元,颠末端各位大人的分歧同意,各位还记得来由吗?”
“诸位爱卿言之成理,此文切题虽贴切,但文理却不甚通,可见,此人只是个幸进之徒,国度用之,有害无益,便黜落了罢。”
张璧、蔡昂这些人才是最值得拉拢的。若不是已经有了充足的名誉,并且简在帝心,又如何会被汲引为会试考官?没有刘同寿的话,这二人就是主考官,怎同平常?
张孚敬冷着说道:“夏尚书既然如此说法,老夫也不能专断专行,不如让在场的各位表决吧,支撑将考卷上呈天子的,请站到夏尚书下首。”
很明显,天子如果铁了心要取刘同寿做进士,那是谁也拦不住的,不过,嘉靖筹算借着这事儿捞点名声,因而就有了缺点。环绕着这篇文章,考官们已经争辩了一整天,嘉靖如果力排众议,直接取中,清流们便能够顺势将争辩鼓吹出去,天子就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说话之人是兵部侍郎钱如京,科举跟兵部没甚么干系,不过此人还兼了个左副都御使的头衔,又是汪鈜的死党,以是也被列在了考官名单当中。
众臣皆大吃一惊,都是不能置信的抬开端来,可即便他们不顾礼节,直视天子,以嘉靖的城府,又有谁能看出甚么玄虚来?
谁想到此时却被钱如京拿出来讲事儿。一时候,张景华也是无从回嘴。没体例,那标准但是构造决定,小我哪能等闲颠覆,一个不好,没准儿就惹到人了。他将乞助的目光投向了王廷相,后者也是彷徨无计,干脆拿眼去看夏言,想从对方那边获得点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