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及时兑现[第2页/共2页]
既然面对的目标是特权阶层,锁厅试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普通的会试中,登科比例常常都在几十,乃至上百比一,但锁厅试则是令人发指的十取三!
有鉴于五代以来,武将擅权的弊端,宋朝从一个极度,走向了另一个极度。宋太祖有言道: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做事者百余,纵皆贪污亦未及武臣一人也。由此,宋朝建立了比前代更加公允、公道的科举轨制。
但是,不管有多好的立意,人治的轨制都架不住无孔不入的官僚们,只要入了宦海,起首就要贯穿天赋技术,而钻空子,恰是最好贯穿的一项。
半年多以来,对于本身的将来,刘同寿有过诸多假想,神棍、海盗、贩子,他都考虑过,就是没想过要入阁。没有进士身份,就算天子力挺,也不成能登阁拜相的,那是读书人的专利。
“人在宦海,首重借势,顺势而为,如水低流,事半功倍;逆势而为,如攀高山,行动维艰。以是,这才有了所谓的同亲、同窗、同年,久而久之,便构成了派系,乡党,是最简朴,最常见,也最耐久不衰的派系情势。”
“如果有那么一天,你身上的圣眷日渐,而外朝中的绍兴士人都已身居高位,你又凭甚么有信心,还能节制自如?以是,老夫以为,你应当趁着这个机遇,在朝中寻个立品之地,将圣眷直接兑现成实实在在的职位和权力!”
“敢教教员晓得,门生这边有个计算……”刘同寿也不坦白,把韩应龙等人与他的干系,以及他们的打算,一股脑的说了出来,“韩兄慎严峻气,孙兄冲劲实足,以他们为中坚,同亲干系为纽带,再加上门生的名誉,很快就能构成气候的。”
考进士就是为了当官,已经有了官当的人,又何必多此一举?关头在于这些人的官职来路有题目。他们靠父辈恩荫、或者军功、或者通过非进士科测验获得了官职,跟进士出身的官员比拟,他们的出身不正!
“虽说是仿前朝故例,但大明毕竟是没有这个轨制的,以是,老夫也不过帮你争夺到了一个插手会试的名额……”解释了一大通,张孚敬笑着向敬爱关门弟子摆摆手:“同寿,你真的不需求这么打动。”
张孚敬理所当然的答复道:“是啊,若不能站在文渊阁上,施政窜改又从何提及?”
从技术角度上来讲,谋朝篡位的难度,都比入阁低,好歹他有个皇子在,如果运作得法,再加上点运气,一定就不能成事。
而入阁……那不是开打趣吗?科举那关如何能够过得去?
因而,锁厅试应运而生了。
“或许韩、孙二人能够始终如一,你在局外也有操控之法,但你有没有想过,旁人毕竟不是你本身,不成能心机如一,如臂使指。这几天,对皇上的性子,你应当也有了充足的体味了,你不会以为,你能够始终如一的圣眷不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