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暗流涌动[第3页/共3页]
“也好。”顾鼎臣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倒是嘲笑连连。
想离开,不是不成能。但成果却不是他所能够接受的。
“以中,你想让老夫如何办?”夏言一摊手,表示无能为力:“策动言官进谏吗?还是去承天门请愿?且不说如许大动兵戈,能不能获得同僚们的谅解和支撑,单说这结果……你莫非预感不到吗?”
对刘同寿,他是猎奇加恋慕。他实在想不出,对方到底具有多么的勇气和魄力,竟然敢以那样的身份,向偌大的谢家应战,进而获咎了半个都城的士人。
他底子没心机参与这类朝争,他很有自知之明,晓得本身就是个纯粹的文人。写写青词,哄皇上高兴,他还算游刃不足。这类勾心斗角,他压根就不在行。
“呵呵,与君子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遍数大明朝堂,待人接物。常常令人有如沐东风之感的君子,除顾九和外,更有何人?”夏言的面相很有峥嵘之相。平时板着脸的时候,显得很吓人,不过毕竟是老官僚,他如果想表示亲和力。那也是不在话下。
光是被皇上斥责倒也罢了,好歹皇上还算君子,只动了。,没脱手,但此事背后埋没的味道可不大对劲。
住在外城的,也只要那些冷僻衙门的小官吏了,真正的大员们,居处相去都不甚远。顾、谢二人登车而行,未几时就到了夏府,见是这二位,夏府之人也不敢怠慢,一边今后堂通报,一边将二人引到了huā厅。
另一边,谢丕犹自唠唠叨叨的数落着刘同寿,可对顾鼎臣来讲,那些恶评都如过耳清风,全不留痕。
他的奏疏,处置理上来讲,是站得住脚的,就算皇上不平从,也顶多就是留中不发了,属于稳立于不败之地的。可现在,他迎来的倒是一道怒斥的旨意,这叫他情何故堪啊?
嘉靖防备的再如何严,顶多也就是制止寺人掌权,动静来往,即便是天子,也一样无可何如。只是,这动静带给谢丕等人的是更多的迷惑。
嗓门大也是一种特长,在后代合适处置卖场促销员,城管等职业,但在明朝,最合适他们的职业是言官。礼科左给事中孙翥的嗓门本就不小,这时激愤之下,更是火上浇油,要不是顾府离皇城尚远,说不定嘉靖都能亲耳听到他的叫屈声。
他跟张孚敬打过很多次交道,深知对方为人和手腕,那位首辅大人岂是轻易说动的?至于黄锦,那但是个老油条,滑不留手,纵是馈以令媛,也别想买他一句好话。
“以中顾虑得是。”夏言面色转为凝重,继而倒是一声长叹:“可事已至此,老夫也无可何如啊。”
深思间,宫中的谍报终究到了。
实在,在贰内心,他跟谢丕、孙翥本就不是一起人,后二者都是世家子,谢丕的出身尤其显赫。姑苏顾氏是个大族不假,可他不过是个已经沦完工商户的旁支,家中婢女生的儿子罢了。出身差的没法更差。跟谢丕如许的天之宠儿,又能有甚么共同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