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设立据点[第1页/共3页]
回程的路上,非论军官还是兵士,世人都很镇静。
李元庆又道:“此时已是夏季。我们如果现在迁来长生岛,不免有些过分焦急。并且,我们现在人丁太少,若海面封冻,也没有充足的人力来凿冰。我想,先在长生岛上建立一个据点,等开春以后,气候和缓,我们再大肆迁徙到长生岛上来。”
老百姓们都被他们迁徙到了海岸十五里以内,就算李元庆现在大肆登岸到长生岛,只要不是每天去南信口这边闲逛,他们也很难发觉。
到了十仲春初,东线传来动静,毛文龙在龙川惨败,不得已退回到铁山地区。
“大哥,有了将军的动静。我们也不能在这里再等了,我想,我们最好尽快去面见将军。”
与此同时,朝廷又升了毛文龙的官,毛文龙正式升任为广宁副总兵,将持续留在东线,对抗后金。
让步队退到中间小山上的树林子歇息,李元庆又叮嘱了许黑子一个下午,等许黑子完整明白了他的意义,李元庆这才放下心来。
其他世人,也是面有愤色。
商老六晓得许黑子本领高,固然他也晓得这典故,但为了提携这个后辈,他便笑而不语。
这首要还是封建科学起了高文用。
李元庆点了点头,极目远眺向远方的长生岛。
李元庆思虑很久,这才道:“封冻期确切是不好办。不过,我大明水军,向来有凿冰的传统,届时,到了封冻期,我们可儿力凿冰,把岛和海岸隔分开来。建奴不善水战,若当时他们要敢来,我们必然赐与他们迎头痛击。”
但李元庆特地叮嘱他们,这件事在没有真正成行之前,毫不能对外流露,他们也只能在内心偷着乐。
再者,就是遴选合适居住和耕作的地区,设立察看点和瞭望塔,随时察看对岸的动静。
后代言,封建科学害死人。
但在此时,这却成为了李元庆安抚民气的最好东西,清了清嗓子,李元庆笑道:“既然是神仙留下的宝地,那我们当然要去看看。走,今晚,就在长生岛开饭。”
许黑子也是技术人出身,对风水和修建物的格式都很体味,加上这么长时候的军旅历练,他的军事知识,也获得了一些升华,而他本身就是农夫,对种田种地也不陌生。
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家人又都在这里,固然没有饷银,但吃得好,穿得暖,家人也是一样,天然经心极力,为李元庆两人卖力。
神仙住过的处所,那能差的了么?
世人都被许黑子的故事吸引,不由都竖起了耳朵,等候着他的下文。
南信口间隔对岸,只要三四百米的间隔,本来,劈面有渡口,但跟着后金军占据辽南,实施海禁政策,这边的海岸诸地,根基上都荒废了,底子看不到火食。
再者,长生岛资本丰富,面积泛博,将来就算自耕自食,自给自足,也不是太大的题目。
商老六也没在乎李元庆话里的玄机,赶快命令火兵造饭。
商老六这时已经明白了李元庆的意义,不由率先表态道:“此岛不愧是神仙看中的福地,公然是块宝地。不但淡水丰富,并且另有很多耕地,大人若带我们若移居这里,那真是我们的福分。”
李元庆笑而不语,表示许黑子持续。
李元庆也了然,这是朝廷对毛文龙死守镇江的嘉奖到了,只是,支出了这么兄弟的性命,到底值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