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明月如霜:全3册》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进退两难(3)[第1页/共3页]

刑部的大小官吏一边说着,一边跨进了门槛。刚进门,那股味道更浓了。红豆从袅袅炊烟中抬开端来,抡着勺子道:“返来的恰好,这蘑菇汤刚做得,烦请各位趁热来尝尝!”

“可真有你的,竟然跑到刑部衙署内里来熬汤,”朱能嗅着香味,咽了口唾沫,“蜜斯呢?”

“皇上方才即位,新朝未稳,百业待兴,天下之民也亟须安抚。眼下却要大兴土木,且不说劳民伤财;应天府乃建国时定立的都城,离根断脉,岂不是会摆荡国之底子!皇上切不成因一己之好而做出有损鼎祚之事啊!”

“蜜斯,药材铺到了,小的这就去抓些补药。”

这些官员多是一大早天不亮就分开府邸去上朝,骑马坐轿,一起颠簸,谁也不会吃很多。不然上朝时坏了殿内里的气味,冲撞圣颜,有碍观瞻。而后在朝堂雄赳赳气昂昂地辩论了两个时候,早上那口粥,早就不剩了,饿得前胸贴后背。

江南的夏季不比北方的冗长,传闻是寒天冻地、大雪封门,鹅毛般的雪花能将整座城池都覆挡住,一眼望去,一片纯洁的乌黑。就如秦淮河上画舫中偶有唱到的,“年年雪里,冰冻莲足僵”,光是听一听,倒是没法设想是如何的酷寒。

隔日上朝,朱能就在廷议被骗着文武百官的面,将“迁都”以守国门的发起报给了皇上。皇上听罢,拿着那折子看了好久,从龙椅上站起来以后背动手踱步,来返来去地走了好久,半晌都没表态。

朝中诸臣一人一句,质疑和反对的声浪非常之高。又特别是最后几位,几近是谏言朴重到了不吝触怒龙颜的境地。朱能跟身边的几个同僚面面相觑,没想到仅是一个发起,就遭到这些文臣如此狠恶而果断的反对。

抓个药能用多久的工夫。朱明月闭目在车内养神,鼻息间,还能闻到药铺里飘出来的草药味道。

皇上在踱步,始终未语。

廷议以后,该是已经掀起轩然大波了吧,也不知爹爹抗不抗得住那些言官们的唾沫。既是皇上早已决定的,那议程何时提上去,不过是迟早之事。她也想过了,既然北方的设防整治是皇上亲身交到刑部的,应当就是但愿由爹爹来冒这个头。

此时现在,朱能被朝堂上的辩驳之声砸得焦头烂额,又被皇上的侧殿“另议”弄得有些胡涂,一起往宫外走,半路上被两个官员一前一后地拉住磨叽了半天,内心既愁闷又烦躁。回到衙署,就瞧见他手底下的一帮官员正围在桌子中间端着碗喝汤。

气不打一处来。可还没等生机,本身的肚子也“咕噜”了一声。

锋芒,又直接指向了朱能。

朱明月坐在暖和的马车里,车内锦缎包裹得严严实实,透不进一丝寒气儿,只留下左边的窗扉。隔着一掀一掀的窗幔,还能闻声贩子上的人在群情着“迁都”的事情。

“成国公的私心甚重啊。北平是原燕军藩邸,一旦迁都,成国公便能衣锦荣归,好不风景!”

朝臣们点头的点头,感喟的感喟,纷繁退出殿堂。有的武将颠末朱能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跟谁争,也别跟那些犟驴争,弄急了,人家但是要抹脖子的。朱能本人也很受震惊,同时不由在想,莫非会心错了?皇上底子没那筹算要迁都。定都北平,不过是年节喜庆,应个景儿?

应天府的夏季却很短,入冬以来阴冷阴冷的。秦淮河面何尝封冻,变得一片玄色,被船灯照着,幽幽的有些许瘆人。贩子也是以冷酷了下来,一入夜,店铺都早早打烊,家家户户关起门来,挂上厚厚的棉布帘子。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