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明血》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江北[第1页/共2页]

正在城头舍生忘死,冒死反对着明军攻城的叛军顿时土气大溃,步步后退,数名明军轻松的来到本来撕杀最为惨烈的一杆大旗旁,将绣着斗大刘字的大旗旗杆连砍数刀,大旗轰然倒地,另一杆飘荡着黄字的大旗冉冉升起。正在城墙沿着云梯向上攀爬的官兵发作出震天般的号令:“万胜!万胜!”

“逃,逃到那里去?”刘之干冷然的问道。

“城破了,城破了。”城中到处是惶恐的声声响起。

这里是刘良佐、刘泽清两人余部的最后老巢了,徐勇、方国安、张天禄、张天福、施风仪、黃国琦、李洪基、李化鲸、刘之干这些人方才兵变时阵容浩大,此中光刘良佐部四总兵名下步兵十万,马队三万,刘泽清部下步兵五万,马队二万,水军二万;统共二十二万雄师,并且水陆步骑齐备,一起攻城掠地,好不欢愉。

一名浑身污血的军官闯了出去,见到刘之干还在发楞,赶紧道:“官军已经进城了,少帅从速逃吧。”

“侯爷,饶命啊,饶命啊。”大街上一声高耸的声音打断了黄得功的思路,两名身穿甲胄,三十多岁,留着山羊胡的武将在数名军士的押送下从中间走过,见到黄得功顿时冒死喊叫起来。

又是一声巨响,城门终究经不住了,哗啦一声裂成两半,轰然倒地,完成了它最后的任务,一条笔挺的城中大街闪现在这支攻城的军队面前。

只要李洪基、李化鲸两人拥着刘泽清的侄儿刘之干逃入淮安,仰仗着淮安城池恪守,淮安也是黄得功部独一要啃的硬骨头,只要攻破淮安,这场江北两镇余部掀起来的兵变便能够宣布结束。

黄得功与其说是与叛军作战,更象是查验本身的行军速率,短短二十余日,刘良佐部下总兵徐勇、方国安战死,张天禄、张天福见地不妙,冒死向北逃窜,黄得功部追之不及,才让两人溜走,施风仪、黃国琦本来是水贼出身,被刘泽清光复不久,见到黄得功部势不成挡,干脆丢下部下,只带着小部分骨干窜入大湖,重新当起了水寇。

黄得功皱了一下眉:“放火,烧得如何了。”

“哈哈,大难临头各自飞,本少帅也不怪他们,只是他们莫非觉得到了此时投降就有活路么,蠢,真蠢!”刘之干大笑起来。

城外,一名亲兵纵马来到主帅黄得功的面前:“报,侯爷,刘之干在府中放火身故,淮安叛军都已投降,马总兵和田总兵请侯爷入城。”

“好!进城。”黄得功大为对劲,历经一个月,这场兵变终究安定了,只是贰心头还压着一个暗影,皇上不知如何样了。

隆隆的马蹄声响起,无数的马队从城家声驰电掣般涌入,叛军看到城门被破,已是惶恐失措,面对马队的打击,更是吓破了胆,撒腿就跑。

“砰、砰、砰。”数十名膀大腰圆的兵士推着一辆庞大的撞车正在撞击着城门,撞车每撞击一下,连带着全部城墙都在摇摆,城门两旁,数辆已经破坏的撞车悄悄的躺在一边,它们身上火烧,巨石所砸的陈迹清楚可见,上面的斑斑血迹更是诉说着此战的惨烈。

江北淮安,这座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一度与扬苏、杭、扬三州并列的大城现在正杀声震天,城下无数穿戴大明红色军衣的官兵正在沿着云梯向上攀爬,步队的最前面已经杀上了城头,与一支一样穿戴红色军衣的军队杀得难明难分,不时有人惨叫着从城头掉下来,又有更多的人弥补上去。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