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明末最强钉子户》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577章 论功和行罚[第1页/共4页]

洪承畴等人闻知京营兵的惨烈伤亡,神采乌青。

但是,在酉时之初,温越和洪承畴等人再度收到尖兵的陈述,黄土岭上的清军一样开端撤退。

牛苛与汤通的军队还是驻扎在松山堡的西面;

火炮与火铳的上风,恰是在于中弹者生还概率微乎其微。

援剿总兵左显光和总兵曹变蛟的军队则占有了松山岭,在岭上安营。

那名流兵躺在粗陋的病榻上,用尽最后的力量,断断续续地喘气着,声音逐步微小,直至消逝。

唯不敷之处在于不敢近战,长途施炮则无碍。

待青牙军到达后,奋勇杀敌,斩获颇丰,与祖大寿并列次功,实为公道。

待朝廷批准后,这些渎职将领将面对锦衣卫的拘系,押送入京受审。

落空了松山岭的清军援助,明军得以从黄土岭的西侧、南侧,乃至绕至东侧,构成三面包抄之势。

加上温越为人豁达,与友军并肩作战,慷慨分赏军功首级,故而平虏伯温越被列为首功,实为众望所归。

但敌军的丧失更加惨痛,达到了数千之多,战果可谓明显。

青牙戎服备精美,马匹膘壮,温越自是对这些溃军的设备不屑一顾。

数以万计的清军埋伏在峰路山东侧的山岭,这一发明让主张追击的将领们惊出了一身盗汗。

……

牛苛部亦丧失惨痛,遭清军炮击,加上草率夺炮,伤亡达一千七百不足,阵亡者八百二十余。

柏恩光部更是全军淹没,柏恩光率军出征辽东,名义上两万之众,实则一万六七千。

由此推断,清军终究灭亡人数应在五千至六千之间。

营地不远处便是小凌河,取水饮水极其便当。

虽被贬罪,但实职未受影响。

但在功劳评定上,他无权插手,只能接管近况。

付崇英麾下的神机营火炮,能力不凡,将来战事中将扮演首要角色。

洪承畴与王恩宠适应众议,毫不包涵地将柏恩光部下各官将一一定罪。

因本身无能,扳连总兵战死。

温越还是对劲的,固然这场战役中青牙军能够丧失了二百余人。

张霖若虽是兵部侍郎,可与世人共商军事战略,催促进军。

在柏恩光部败退之际,曹变蛟未及时施以援手,似有见死不救之嫌。

而初级军官与浅显兵士常常得以豁免。

他们不但撤离,还带走了统统的火炮。

虽得胜时候不长,伤亡与失散者却逾五千六百,此中阵亡者竟达三千。

各部当中,青牙军虽经连番苦战,伤亡逾六百,但阵亡者仅二百不足,尚在可接受范围。

统计下来,本日之战,不计民夫,仅各军伤亡即逼近万人。

而此次败绩源于各车营前期溃败,终究扳连正虎帐,相干将领难辞其咎,必将遭到严惩。

此时各总兵中,唯柏恩光缺席,他所坐的总兵之位,现在空悬。

王恩宠的态度,仿佛出于均衡考虑,他不偏不倚,忠于天子,意在调和场中各派权势。

其他伤者或被清军器炮、火铳击中,生另有望。

但是,二人从王恩宠的言语中,亦感遭到一丝庇护之意。

鉴于已有本色性的处罚,且有望获得兵马弥补,二人在面对非难时,表示得恭敬有加。

于大明末年,实职与兵马乃最为关头,至于其他如都督佥事、都督同知等虚职,世人已不甚在乎。

牛苛与汤通,天然对这万余京营兵垂涎已久。

战事方兴未艾,已有四千英魂陨落,更有总兵一名、将官数员捐躯,与会者无不面色凝重。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