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反间计[第1页/共4页]
“恰是此意。”范文程吃紧而道:“我等可令细作,在北都城中漫衍流言,说那李啸之以是提出与我大清媾和,是暗中受了皇上的贿赂与好处,且皇上已许了此人,一旦率部来归,便封以贵爵之位,故李啸早已心生反意,身处明朝心在清了。此人之以是大力促进明国与大清的媾和,其本意是通过媾和之手腕,为自已谋取私利。然后待机会成熟时,便叛明归清而去。”
“皇上,崇祯为人,才具平平,又气度狭小,好面子爱浮名,特别怕担任务。李啸这般建议,定会引得朝野以内,一帮泥古不化又自视狷介之徒汹汹反对,而在看不清情势的主战派和一众只顾清名的朝臣个人反对下,臣敢鉴定,本来就软弱多疑的崇祯,绝对没这个勇气与决计,去接管李啸的建议。”
“范学士请详言之。”
“禀皇上,微臣已派人四周探查京师各地,确是皆在传播这般流言,说得有声有色。鄙人不敢担搁,故特来告急奏报皇上。”
“陛下,恰是以事尚在流言阶段。方可防患于已然啊。若真比及李啸率众投鞑之际,朝廷复有何法可制!”温体仁说得孔殷,顿时连咳数声,随后又吃紧说道:“陛下召军将入京,乃是再普通不过之事,那李啸即使有功,亦是我大明臣子,莫非连令其进京询问真相,都不成以了吗?若如此,陛下天威何存,朝廷脸面安在?”
全部北都城中,没有一丝轻风,只要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的嘶嘶鸣叫,让全部在骄阳炙烤下的皇宫,平增了很多烦躁的闷热。
年青的天子心乱如麻。
锦衣卫批示使骆养性,手执一封密奏,顶着时至中午的热毒太阳,向着乾清宫方向疾跑而去。
崇祯充满愤怒与腻烦的话语,从龙椅上冷冷地飘下来。
只是,自已真的能服从温体仁的建议吗?
“是!”
龙椅上的崇祯,皱着眉头,保持沉默。
“禀皇上,臣觉得,李啸之策,崇祯必不能纳。”
温体仁说完,目光熠熠充满等候地望向崇祯。
未几时,跑到乾清宫门口的他,气还未喘匀,便被崇祯天子宣入觐见。
哈哈,李啸啊李啸,看你当日恁的放肆,还敢拿江南富户开刀,要拿老夫的家财为自已向天子邀宠,明天,老夫可要借此良机,好好好惩办你一番了!
这信中,更有耸人听闻的一点是,那李啸大奸似忠,贪得无厌,见朝廷不纳已见,便心抱恨恨。而鞑子更是许了李啸贵爵之位,只待其率众来投,便当即封赏。那李啸叛心已定,只待前提成熟,便要背叛明朝,率全赤凤卫兵马人丁,往投清朝而去。
当他听完崇祯天子的简述,又看了一遍骆养性的那封密奏后,心中竟陡地出现莫名的高兴。
“奴婢遵旨。”
龙椅之上,久久无言。
温体仁走后,一脸寂然的崇祯,对一旁的侍立寺人又命令道:“去,去将新任兵部尚书杨文弱唤来,朕有话问他。”
这便是所谓的没有永久朋友,只要永久的好处吧。
崇祯天子端在龙椅之上,神采阴沉地看着锦衣卫批示使骆养性送来的这份密奏,敏捷阅毕后,他一咬牙,将这封密奏揉成舒展的一团,狠狠地扔在御阶之上。
“陛下,那李啸当日,在大胜清军后,不为自已邀功请赏,反而力劝陛下与清虏媾和,此事便甚是可疑。臣当日便有所疑虑,只不过,毕竟没有真凭实据,却也不好平空指责。现在看来,这李啸在鞑子的重金与官位勾引下,为自已大谋私利,且起了背叛之心,倒也不满是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