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带[第1页/共4页]
“赤凤伯,万胜!”
“臣,领旨谢恩,恭祝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
一众将领与军兵,见到站在高台上向的赤凤伯李啸,竟有种令人爱护的君临天下的气度,无不大声喝采,齐声喝彩。
听了王承恩自报家门,李啸陡觉心头一阵刺痛。
他俄然想起,自已当年前去广宁中屯所当兵之时,获得的那块杉木所制的腰牌,与这仁字号象牙玉牌比拟,何且粗陋寒微。当日落魄当兵的自已,可曾想过,自已有一天,会成为大明的赤凤伯么。。。。。。
那蟒服上有前胸后背皆有四爪团龙,下为江牙海水,与天子所穿龙衮服极其类似,所分歧者,只不过所绣之龙,比龙袍上的五爪金龙少一爪罢了。
“哦,本来是王公公。”
辰时初刻,前来宣旨的寺人率众达到赤凤城,随及有赤凤卫官员,接引入内城的官署中。宣旨寺人一入官署,李啸瞥眼看到,此人是一个风尘仆仆,神采深沉的中年寺人,头戴嵌金抖翅三山帽,身着簇锦腾蟒紫袍常服,身后簇拥着大群的小寺人,锦衣卫,京营保护兵士等人,在带路军兵的带领下,仪态安闲地迈着方步进入官署院中。
当然,他身份有些特别,一来他是土司,朝廷赏其将军印多有拉拢之意。二来秦马两家,三朝以来对朝廷忠心耿耿,频频出兵勤王讨逆,为王前驱,这个敕封的骠骑将军,有很大启事是朝廷出于对他家属的嘉赏。
这崇祯天子,这般安排自已,倒是究竟作何筹算?
第二百六十七章蟒袍玉带兵部核验李啸军斩获的首级后,仅过了八天,朝廷升赏的圣旨便正式下达了。
而李啸收到的伯爵腰牌,为象牙精玉所制,为最高档的仁字号,雕镂精彩,外型流利,上面有舞龙蟠云之饰,高低皆有圆窍,穿有玉色丝绦,以利系挂。这类仁字号的腰牌,向为公、侯、伯等超品之爵者,专门佩带。
有明一代,受公、侯、伯爵者除功臣、外戚外,另有寺人后辈与少数民族首级。
他脑海中,敏捷地闪现了王承恩的汗青平生。
王承恩脸上的笑容,顿是愈发光辉:“赤凤伯一片情意,咱家如果不领,是为却之不恭了。”
“奉天承运,天子敕曰:山东赤凤左都督李啸,驰驱王事,忠勇可嘉,奏捷盟国,扬威异域,救朝鲜于千钧之刻,退鞑虏于竟功之时,这般奇功,彪炳殊卓,朕闻奏报,不堪欣然之至矣。李啸奸佞大义,为王前驱,扶危戡乱,实朝廷之砥柱,国度之干城也。此等大功,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觉得宠命乎?朕当效皇祖有功必赏之遗命,兹特封李啸为赤凤伯,给诰券,赐铁券,食禄一千石,挂‘征虏将军’印,世代袭爵,万世不替。其部建功人等,兵部核验后,着有司从优叙议,按功论赏。另擢李啸为登州府团练总兵官,登州各州县卫所,俱受其辖,其地军民百姓,皆受其治。望李啸戒骄毋矜,另加丕绩,管理处所,抚养百姓,克失职守,戮力复兴。钦哉!。。。。。”
只是,天子要给自已加封为世袭的伯爵,这可不得了。话说从周朝时,中国就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制,而后代的西方贵族等阶轨制,实在不过是按当代中国爵位称呼翻译过来罢了。当然,因为近当代史中,西方的文明与科技非常强大,远超满清治下的中华,以是世人反而西方爵位轨制更加体味,有不明其故者,乃至觉得爵位轨制是从西方演变到中国的,是为大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