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财源滚滚[第1页/共4页]
李啸心下感慨,自已仅凭这三处地盘,估计所获得的财务支出,竟与明朝一年的财务支出相称,可谓富可敌国了。
各种李啸军部属工厂的工人薪资以及奖金和补助,又约要破钞5万两。
陈子龙大声应诺,又接着说道:“大人,最后再来讲说金矿开采吧,自客岁年初金翅岭金矿开采至今,统共炼出黄金1万8千两。别的,据那矿头马棠陈述,经几次堪探,又在招远三处地界发明了黄金矿脉,估计四周金矿全数顺利开采后,每年统共可采黄金起码7万5千两以上。”
李啸晓得,生丝贸易,如果贩运到外洋的话,那才是真正的暴利。
陈子龙眼睛一亮,忙道:“门生谨遵大人之命!若真能自已出产丝绸,这利润可就大了去了。大人你不是说过,一斤半生丝能够制作一斤绸缎么,那130万斤生丝,便可制出起码85万斤丝绸,约可产7200担,共为57万六千匹,在海内发卖的话,每匹均匀为10两,则统共可发卖576万两银子,每月赢利48万两。若能销往外洋的话,获得还可再翻三倍,我们一年可赢利达1500万两以上!”
如许一来,再加上各种设备保护,城池整修,以及产品研发的用度,李啸军每月需牢固破钞银两,有20万两充足了。一年算下来,在不计算炊事用度的环境下,也不过240万两银子的开消用度。
因为前次李啸计算过,李啸那45万亩烟田,共可产出统共能产出4500万条卷烟或2250万条雪茄。撤除各种本钱,一年赢利可达500万两以上的巨额银子!
陈子龙仿佛看破了李啸的心机,他笑着说道:“李大人,现在生丝赢利之以是未几,实是因为桑田有限之故。若比及单县的15万亩桑田,原黄县与招远县内的8万亩桑田开垦出来的话,那共有26万亩桑田,可产130万斤生丝,若在海内发卖的话,可赢利78万两,若能拓展出外洋渠道的话,利润可翻一倍,达160万两呢。”
明末外洋贸易质料显现,当时很多洋商从广州采办生丝,然后贩回欧洲各国,或者转运美洲墨西哥等地纺织,其进货价约在每担160~180两之间,约为海内市场价的两倍多!如果是质量好,品相佳,分量充沛没有弄虚作假的优良生丝,更可高达每担260~300两之多!
李啸暗想到,或许,比及自已的卷烟开端出产发卖的话,自已的赢利,才气与郑芝龙勉强婚配吧。
“禀大人,现在我军中共有一千亩盐田,每月可产盐300万斤,共2.5万担,为免有扰乱盐市之嫌,根基除了供应赤凤卫、铁龙城、金汤地三地外,大部内销蒙古诸部,别的另有小部分售给东江镇以及一些朝鲜贩子。均匀算来,刨去各种本钱,每担有3两的纯利,每月可获纯利7.5万两。”
“大人,现在铁龙城中共建高炉6座,炒炉4座,每天的熟铁产量,保守估计可达到7万2千斤,一个月的产铁量起码为220万斤。此中约有140万斤中下品格熟铁,用于各种铁器出产,每月可造诸如铁针,铁铲、铁锹、铁锅、铁桶、铁勺、菜刀、锄头、酒壶、面盆、斧头、火箸、通条、铁炉、钉子等繁多种类的铁器,撤除本钱与野生,以及运输与发卖用度,每月估计可获纯利80万两以上。实为我军最为首要的财务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