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圣意难得问战书[第1页/共4页]
环儿听了欢畅问道:“公公说得但是真的,我家公子真的如此着名,那红楼梦全天下人都晓得了不成。”蒋公公没好气道:“你家公子是个爱冷僻的,把那书和梨园扔出去赢利,本身躲在这慈芸苑清闲。平日也不肯学那些文人雅士插手集会、文会,你们天然是不晓得。现在沈大才子的名声但是比阁老都响,这有茶社的必有射雕,有青楼的必有红楼,传闻《红楼梦》一书已是增印了二十余版,还是脱销。沈家班更是被逼着直接改道南京,观者如潮,现在已是一票难求。害得戏曲班子纷繁改唱红楼,青楼大师也不得不学些《枉凝眉》、《葬花吟》的曲子留客,却都是学不像被奚笑萧瑟,对沈大才子真是又爱又恨。文人士林中人一边酸着追看,一边妒忌骂着你家公子有此才调却不思报国,那女孩儿家更是一个个整日泪眼婆娑地牵挂沈东海和宝玉哥哥。更不消说大户人家拿着宁荣府兴衰教诲后辈,朝廷为了书中的襄阳之战役辩着辽东败局。真是到处一片混乱,都是这坏小子弄的鬼。”
沈重又给蒋公公续满了青竹酒,笑道:“我年事不大,又是白身布衣,不过是写了两本书,排了一出戏,就算皇上爱看,不过叮咛下来命将书和梨园奉上京去就是了,是以我猜必是因为《射雕豪杰传》和辽东惨败的原因。”蒋顺哈哈大笑道:“真真是个构造算尽太聪明的聪明人,竟是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可也没全猜着,我寄父从南京镇守寺人府,听京里来人所说,皇爷和郑娘娘看着你那红楼梦,竟是一边垂泪一边感慨,说是多么至情至性的少年才子,自幼经历了如何的孤苦磨难,才写出那样悲欢聚散勘破世情的名篇,作出那样伤情刻骨催民气扉的词曲,顾恤之下见你之心更盛。哎,你这孩子搅得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都是眼泪,弄得朝堂重臣群情纷繁,连天子都垂怜,也算是异数了。”
蒋公公听了坏笑道:“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巧了。朝廷向来就不是保密的处所,四周漏风,这皇爷召见你的信儿刚到南京,就在六部衙门传了个遍。几个尚书、侍郎大人找上南京镇守寺人府,斥责宫里混闹,不过是胡编剧情可巧罢了,要求带信儿请皇上收回圣意。你晓得京里来的寺人如何说,人家嘲笑道,确切是巧了,这一巧是此书正幸亏辽东决斗之前传播开来,二巧是书中战局阐发及兵力安插竟是与实际几近不差,三巧是主帅和四位主将的脾气竟也类似仿佛,四巧是战役过程成果,若不是马总兵听了人家的话,那就更是符合。如此四巧,各位大人无妨也弄几遭儿,解了辽东危局让皇上放心。”
沈重沉着后又问道:“即便小子的小说激发了朝廷辩论,朝廷听与不听皆可,如何又连累到我身上?”蒋公公笑道:“这首尾详细我也不甚清楚,只晓得杨镐三路得胜后,御史杨州鹤等人即疏劾他渎职,奏疏中通篇援引的就是你的襄阳之战点评,皇爷留中不发,成果朝中御史竟是一发连连上疏弹劾。后署兵部尚书杨招聘大人保举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熊廷弼经略辽东,皇爷召对熊廷弼辽东局势攻守之策,再次激发朝廷争辩,竟是莫衷一是,久不能决。刚好开原总兵马琳上疏,赞你洞彻千里,以文人而知兵事,他就是听了你的小说方略,才趁着奴酋北方空虚,打了几个败仗,又谨慎用兵加强通信,才得安然返回。因而皇爷便动了扣问你辽东战事的心机,只是朝中重臣都不能决,却要垂询你一个少年,实在不好听,便由宫里下旨,让你带着沈家班进京献艺。而暗含之意便由宫里通过我等之人丁口相传,向你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