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背后[第1页/共2页]
沈晓海点点头,仿佛带着些看热烈的心态:“本年他们家宋仁去不了,四月围猎他必定是要随行的,老二老三刚出远门返来。按理来讲会派个管事去,怎的这回要宋珏亲身去?莫非是要不可了?”
何氏还是有些眼界的,想了想又提示他:“老伯爷但是只老狐狸,他现在是户部尚书,身份职位都有了,只会比畴前更谨慎慎重,怕是不会拿宋家的出息来冒风险啊。”
何氏见他神采不愉,不敢再开口多说甚么,唯唯诺诺的应了。
沈晓海点头,等清算好了衣裳就迈步出了门,想了想又倒转返来:“对了,你常日里还是给我好好管束阿谁臭小子。既是年纪相仿,就叫他与宋家阿谁.....排行第几来着?”
何氏替他剥了枇杷,拿牙签挑给他,担忧的叹了口气:“毕竟这是大事。您要不要同父亲筹议筹议?”
想到这一点,再想想幼时的玩伴、养在太后跟前的王瑾思来,不由感觉兴味索然。
即使是有了这层嫌弃,他仍旧不忘再一次叮咛何氏:“此次的事千万别给办砸了,也不要多话。话天然有忠义将军府的人去说,你少多嘴多舌惹了宋老太太狐疑。”
说到这个何氏不由有些错愕,踌躇再三还是忍不住开口:“但是他们家已经出了一个贵妃,又如何肯投奔别家?”
先帝念着长宁侯的功劳,也念着宋程演毕竟算是因公丧生,就答应宋程濡以官身接了爵位。长宁伯府也是以更加畅旺起来。
这当然是四代以后就要减等的英国公府所不能比的,眼看着就要到降等的时候了,沈晓海当然坐不住。
东宫太子的职位稳如泰山,他如许空有浮名没有实职的人投奔了畴昔,也得不到甚么好处。只能剑走偏门了。
“就容他们多来往些。阿谁小丫头可比宋家的其他女人们又多一重好处。”沈晓海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与他筹议?他除了混吃等死还会甚么?现在他还熬着不肯把位子传给我,不就是怕要降等了吗?如果我再不做些功劳出来,这位子轮到清让的时候就是个伯了。长宁伯府另有实打实的实职,我们有甚么?比及降等成了伯府,我们的日子能比得上长宁伯府?”
本来是伯爷的嫡兄宋程演袭爵,谁知才袭爵没几天他就被亲军十二卫中的一场动乱给折腾的丢了性命,而此时本不消袭爵的嫡次子宋程濡已经考了进士领了官职外放了知府。
这也是天家恩情,当年老长宁侯亲兄弟争产乃至轰动了先帝遭了告诫,又将爵位从侯降成了伯,长宁伯府就元气大伤。
“您不在家用饭?”何氏忙迎上去替他穿衣裳,面上有几分等候又有几分落寞。
“去忠义府那边的事,宋家可来了动静?”沈晓海随便往黄桦木圈椅里一坐,挑眉看向何氏:“我传闻他们府里的大少爷去了青州,如何回事?本来不是说好的会去参节围猎?这么来回一担搁,必定是去不成了。”
何氏上前替他脱了靴子,又给他换上舒畅的毛线勾鞋,嘴里也不忘回他的话:“是去青州了,我畴昔那天宋老太太刚好就提起了这事儿。是赶巧了,老爷你又不是不晓得他们家姑奶奶那点儿破事儿。”
长宁伯府有个贵妃娘娘,伯爷又破天荒的考了科举有了出身,爬到了户部尚书的位子。
英国公世子沈晓海下了衙回府,就见世子夫人何氏正与大儿媳妇一同在筹议着去忠义将军府的贺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