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直到地久天长[第1页/共3页]
论坛上有位网友留言说:“拍到我们都老了还在拍……”
比起金庸典范剧目标重拍,典范古典小说的重新翻拍,那更是必定了要轰轰烈烈、漫天风雨。因为这些小说原著,每一部都是家喻户晓,哪其中国人会不晓得《西纪行》、《三国》或者《红楼梦》?每小我都能讲出这内里的一段故事。而这些小说原著,每一部都有当年几近以倾国之力拍摄的旧版本。当时候的天时天时人和,都不是现在能够对比的。比如《西纪行》,曾履用时六年,很多镜头取自二十年前的九寨沟。现在的九寨沟倒也还答应拍戏取景,但仅是一个“环保”,便能够令主创戴上孙悟空的紧箍咒,变得畏手畏脚。再说现现在,哪个剧组敢拍六年,只为一部电视剧?
这句话初看令人喷饭,但是细细一想,却又实实令人无穷唏嘘伤感。光阴就是如许无情,光阴真正无声,它们蹑手蹑脚从我们身后飞奔而去,留下的只是一部部电视剧。一样一个故事讲上三遍四遍又有甚么干系?一样一部电视剧翻拍再翻拍又有甚么干系?那一段最夸姣的光阴,会永久在影象里陪着我们,直到地久天长。
典范剧中翻拍次数最多的,约莫是金庸的作品。以我的年纪,仅仅一部《倚天屠龙记》,就曾经看过马景涛版、苏有朋版和邓超版,更非论另有李连杰归纳的电影版本,可称得上是一拍再拍的典范。真正平心静气地来讲,很难比较诸版本孰优孰劣,毕竟期间在进步,画面越来越美,技术越来越成熟,但跟着观众审美的窜改,翻拍老是吃力不奉迎的事。苏有朋版本播出的时候,收集上已经是一片声讨之声,幸亏当时候网民数量还没有目前这般惊人,以是即便有反对之声亦是不温不火。比及了2009年由张纪中监制的《倚天屠龙记》开拍,网民挟着对张大胡子的新仇宿恨,一涌而上,从数落张无忌的头发到抉剔小昭的美瞳,从张纪中惯用的鼓风机到电脑殊效分解的冰火岛,全都被骂了个狗血淋头。连主演邓超也吃了挂落,明显一个有口皆碑的气力派小生领甲士物,硬生生被这部剧给拗成了贬褒不一。想当初邓超凭一部《少年天子》横空出世,以科班的根柢出演文艺的汗青剧,一举俘获无数文艺女青年的喜爱,至今仍旧是无数人记念的典范。比及了《倚天屠龙记》,仍旧是花团锦簇、众星捧月,却免不了口诛笔伐。是演得不好吗?并不是,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翻拍过后,大师对新版本的希冀值越来越高,既但愿它能推陈出新,又但愿它能与本身心目中的典范影象重合。在这类冲突的希冀之下,哪怕是大罗金仙也做不到众望所归,何况这只是一部受着投资、票房、原著、档期等等身分制约的贸易武侠片。
2010.7.19
就像我们吃过的第一个冰激凌,味道永久最甜美;就像我们走过的第一条巷子,风景永久最别致;就像我们看过的第一部电视剧,内里的人物永久会给我们留下最深的烙印。
又逢暑假,各种典范电视剧开端新一轮的重播,比如大家看得几近都能背下来的《红楼梦》、《西纪行》、《新白娘子传奇》、《倚天屠龙记》、《还珠格格》……无一例外埠占有了各卫视或处所台的白日档。看得能背下来又有甚么干系?收视率稳如泰山。小时候谁不是看着这些剧过来的?冗长无聊的夏季午后,院子里的树浓荫匝地,大人上班走后锁上门,因而把暑假功课摊开在桌上摆个模样,却从冰箱里搬出来半边西瓜,或者翻出一支绿豆冰棍,一边吃一边听电视机里唱:“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或者“西湖美景三月天嘞,春雨如酒柳如烟嘞……”再不然,就是沙僧那熟谙的嗓门:“大师兄!徒弟又被妖怪抓走了……”每年看一遍又如何?情节、台词记得滚瓜烂熟又如何?仍旧津津有味。这些电视剧成了我们冗长暑假里最大的兴趣,和小时候敬爱的那只洋娃娃、调皮的充气小鹿、标致的绢花、隔壁单位楼同龄的玩伴一样,是童年期间最闪亮的那枚贝壳,悄悄地躺在光阴的沙岸上。当我们蹚过期候的长河,再次拾起它的时候,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浅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