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偷天换日(二十五)[第1页/共5页]
见两人表态,一世人不由的在心中暗骂,这实际上是逼迫他们都将家眷送来京师,世人虽有不满,却也不得不纷繁跟着表态,将家眷送来京师。
待的世人谢恩,胡万里微微点了点头,这才看向翟銮,道:“公子翟汝孝已经从太原出险。”
见他游移,嘉靖略微今后靠了靠,道:“接着说。”
“与鞑靼联手?”嘉靖愤怒的瞪了他一眼,怒喝道:“混账!鞑靼与大明乃是世仇,朕岂能与虎谋皮?你是要朕背负千古骂名?”
金陵报一发卖,立即就在南都城引发了庞大的颤动。特别是翟銮对大局的阐发,更加惹人谛视,南都城内的各个大小茶馆酒坊会馆立时就挤满了各色人等,群情纷繁,虽说不乏指责翟銮等人的,但大多数人都是持支撑的态度。毕竟谁也不肯意天下大乱,更不肯意看到鞑靼人卷土重来。
听的这话,翟銮不由大喜,喜过以后,他便反应过来,益王当众提及这事,定然是有启事的,他忙叩首道:“殿下大恩,下官感激不尽,明日就从蓟镇将家眷接回京师。”
“迁都?”嘉靖下认识的反问了一句,倒是没人再敢接话,京师被益王占了,南京也被东兴港占了,瞧这景象,别说一时半会。嘉靖有生之年可否回到京师和南京都是个题目,要想保持面子,只能是迁都。
嘉靖反应极快,随即便道:“你是说以与鞑靼联盟。来逼迫朱厚烨交出一众官员的家眷?”
长安右门外,严世藩坐在肩舆里,看着朱希忠、翟銮等一众官员进了皇城,内心说不出的愁闷,他才是此次劝降的大功臣,但益王却没有召见他,薛良辅的解释很简朴。严嵩还在嘉靖跟前做首辅,他这个当儿子的不能公开露面。
五今后,金陵报在头版头条刊载了成国公朱希忠、次辅翟銮以及宣大总督樊继祖、顺天巡抚杨守礼、宣府巡抚王仪、大同巡抚史道、蓟州总兵官祝雄、大同总兵王升、宣府总兵官白爵等三镇督抚总兵官带领沙河大营六万马队归附益王的动静。
黄锦天然是晓得报纸上的内容,恐怕蒙受池鱼之殃的他在递上报纸后就悄无声气的退到了门外,倒是不敢分开,张着耳朵聆听着内里的动静,内里倒是没有动静,内里倒是来了很多人,他转头瞥了一眼,见是严嵩和留在太原的几个部院大臣,不由暗骂了一声,对他们摆了摆手,表示他们稍候。
“会。”严嵩内心一喜,忙沉声道:“东兴港的火枪火炮是鞑靼马队的克星,唇亡齿寒的事理,鞑靼人也不是不明白。”
动静一传开,全部京师立时为之沸腾,不过,也有很多人质疑这个动静的可靠性,毕竟这个动静太令人震惊了!很快,京师大街冷巷便张贴出了布告,不但确证了然这一动静,并且还宣布,东兴港在武清大捷,一举击溃八千马队,俘虏四千余人!
有银子天然好办事,一众官员都是又惊又喜,惊的是,这个数字绝对不是偶合,益王这随口一说,显现出他对边军的环境极其体味,喜的是益王一开口就给年例银、京运银番了一番,朝廷给九边六镇的年例银、京运银,一年也才四十五万,现在给三镇就是四十五万,看来还是跟着益王有奔头,益王公然是财大气粗。
胡万里扫了世人一眼,接着道:“嘉靖的目标是京师,不会本末倒置,而京师有东兴港数万雄师,可谓是固如盘石,不必三镇兵马帮手戍守,你们放心返回各自驻地,清算军务,安抚民气,稳定军心,防备鞑靼乘虚而入,特别是大同、宣府两镇,当然,本王也不会让你们白手归去,给三镇划拨四十五万银元,便于你们稳定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