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猛卒》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状[第1页/共3页]

这类培养人才的体例已不再限于关陇贵族,中原各大世家都一样,只不过中原世家大多培养文人,而关陇贵族培养武将。

“杨家已决定投效郭宋,但比拟河东各大世家,我们的投效略微晚了,有点锦上添花,以是我们需求交纳一份投名状,你明白我的意义了吧!”

杨玄英赶紧单膝跪下,抱拳施礼道:“小民杨玄英拜见晋王殿下!”

杨玄英赶紧清算一下衣冠,这才快步走进官房,他一眼瞥见了一个三十岁摆布的男人,头戴黑纱帽,身穿襕袍,腰束革带,边幅不凡,不怒自威,姑夫薛永陪坐在一旁。

杨玄英听声音仿佛年纪并不衰老,三十岁摆布,他早已久闻郭宋大名,传闻郭宋技艺超然绝伦,箭术更是天下无敌,令杨玄英非常崇拜。

“那阌乡县城内有多少军队?”

虢州是属于河东道,但它却在黄河以南,最北面和蒲州交界,交界的这一段非常狭小,只要三十里宽。

他们不但培养王志和那样的文官,也培养家将,中郎将杨善就是杨家培养出来的家将,世代皆为杨氏家将,对杨家忠心耿耿,他本来是虢州团练副使,带领两千团练兵保卫虢州,虢州团练兵被朱泚收编后,他也晋升为中郎将,持续率领本身的部下。

郭宋见他行的是一个标准的军礼,又见他身材宏伟,双臂苗条有力,便笑问道:“杨公子是甲士?“

“请家主叮咛!”

杨玄英吓一跳,赶紧跟从处置向宫内走去。

两边是各部司官衙,中间是一片很空旷的广场,停放着十几辆马车,普通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他就在阌乡县,这是驻军规定,虢州驻军主将必须呆在阌乡县城。”

郭宋提出这个疑问太普通不过,实在是虢州的计谋位置极其首要,朱泚在这里驻扎了一万军队,杨家能批示得了这一万军队?

“这个仇敬诚会在那里?”

杨玄英点点头,“我不瞒姚将军,阌乡县两其中郎将之一的杨善,他就是杨家家将出身,世代为杨家效力,有他为内应,篡夺阌乡县城,可谓轻而易举。”

杨弘浅笑了起来,“实在你也很看好他,是吧?”

此时河东道的战事早已停歇,阌乡县也处于非战时状况,贩子和搭客能够收支县城,杨弘微的马车也驶入了县城。

杨善不美意义地点点头,杨弘微沉吟一下,“我来阌乡县,就是要和你商讨一下关于郭宋的事情。”

杨玄英站在晋阳宫外的台阶前,猎奇地打量着晋阳宫前面的三座修建,摆布各有一座对称的两层长楼,正火线是一座横着的官衙,足有三百步长,牌子上仿佛写着‘承事厅’,字面解释就是办事的处所。

杨善迟疑半晌道:“卑职.....对他不太体味,但我的部下都看好他。”

一起上,杨玄英给姚锦先容虢州的根基环境,“虢州最首要的城池是阌乡县,它间隔潼关二十里,恰好扼断了去潼关的必经之路,并且门路狭小,摆不开疆场,攻打这座县城的难度不亚于潼关。”

这类地形最伤害,因为雄师没法集结,摆不开疆场,受地形限定,步队行军时只能被迫拉得很长,很轻易被敌军一截数段,入蜀的门路也是如许,严颜投降为何首要,要不是严颜令沿途关隘投降,张飞的军队很难攻入巴蜀。

郭宋举起信又问道:“你父亲在信中说,能够使晋军兵不血刃占据虢州,有何凭恃?”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