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鸟尽弓藏[第1页/共2页]
因为李密失落,王世充对瓦岗军改用了抚绥之策。传令让统领雄师的杨公卿交出兵权,和张镇周各赴镇所上任,同时请寇仲与徐子陵回洛阳接管他的“谢意”。
寇仲在一旁哈哈一笑道:“不太小弟却觉得世民兄此次怕是走了一招臭棋。子陵可还记得老孟曾说过一句话,‘不怕神一样的敌手,只怕猪一样的盟友’。世民兄与王家父子这等鼠目寸光、小肚鸡肠的笨伯合作,焉能成事?”
大胜以后,王世充迫不及待地逼走独孤阀,囚禁小天子杨侗,紧锣密鼓地筹措着建国称帝。在他公布的封赏名单中,王氏一族的浩繁庸碌之才纷繁封王,杨公卿和张镇周这两员在大战中军功卓著的大将只获封四镇将军之二,至于寇仲这几近逆转乾坤的大功臣,倒是连提都未提。
寇仲脸上现出讽刺的嘲笑,点头道:“太子既然称王公为父皇,便该晓得天子老儿应当住在皇宫内里。鄙人大胆猜想,这尚书府中等待我们兄弟二人的恐怕不是王公。而是刀斧手、弓箭手之类罢?”
寇仲出奇地没有发怒,反而拱手向王玄应深深一揖,叹道:“太子此言,实为人间至理,寇仲受教了。”
“仓啷啷”兵刃出鞘之声不断于耳,王玄应、郎奉、宋蒙秋和他们带着的一众亲兵纷繁拔出兵器,从火线包抄过来。同时有十余人从尚书府中鱼贯而出,在前面堵住寇徐二人。为首的是一个面孔漂亮、充满成熟男人魅力的中年人,身后跟着的鲜明竟是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庞玉、罗士信等天策府大将。在四周修建的屋顶上,又有无数弓箭手现身出来。千百张强弓硬弩同时张满,冷森森的箭簇指向重围中的寇徐二人。
重伤后又被寇仲救了一命的王世充加大了对他的倚重,以其为军事,帮助大将杨公卿出征,迎击李密雄师。在这场决定中原大地归属的大战中,寇仲揭示出令统统人谛视标策画与军事才调,奇谋奇策层出不穷又环环相扣,一点一点的翻转敌强我弱的战局。在最后的偃师之战中,寇仲亲率精锐绕到瓦岗军身后,与杨公卿雄师前后夹攻。瓦岗军兵败如山倒。而李密竟在乱军中失落,谁也不知他是生是死。因为群龙无首,瓦岗军顿时四分五裂,各路大将或引军投降。或拥兵张望,一度魁首群伦的瓦岗军就此落空争霸天下的资格。
孟寻真失落后,这天下仿佛都回到本来的轨迹上。荣府寿宴以后,王世充遭受连环刺杀,重伤在李密的“地煞拳”下。幸亏寇仲和徐子陵的《长生诀》有力回天,将他从鬼门关前拉了返来。
世人被寇仲这出人料想的反应弄得呆了一呆,带领着天策府众将的中年人冷喝道:“寇仲你不要故弄玄虚,乖乖束手就缚,我李神通可包管给你们两个留下全尸!”
一行人浩浩大荡来到王世充的尚书府。刚要进门的时候。寇仲和徐子陵相互对视一眼,忽地一齐止步。
但洛阳城的风波并未是以事的临时停歇而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一方面是独孤阀与王世充的冲突因各自的好处与野心,已经到了不成调和的境地,另一方面倒是李密已正式宣布天下,宣称奉了洛阳城内那位小天子杨侗的圣谕,要讨灭乱权干政的奸臣王世充,尽起瓦岗军精锐,兵锋直指洛阳。
孟寻真在净念禅院决斗佛门绝代妙手了空,虽战而胜之,本身亦受重伤。分开时先遭师妃暄敬慕者“多情公子”侯希白截击,后被“影子刺客”杨虚彦偷袭,成果伤上加伤,竭力遁走后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