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2页/共4页]
舒仪洗漱完,张任知早已经等待在房外。这一个多月,他老是这个时候来到云归阁,带着一叠纸笺,王府事件大小无遗的记载在上。
三天了,守在她床边的人都走了,只要轩,不肯绝望地死守。她和他抱作一团,哭得声嘶力竭……
午后下了一场大雨,雨势极大,噼啪声砸在瓦上,仿佛碎玉散珠落在银盘里。
她展开眼,睡意仍在,视野迷含混糊,悄悄地盯着帐外,内心莫名地一暖。
她发上有一颗明珠,此时跟着她笑声泛动亦悄悄颤抖,迎着日头熠熠生辉,流光回转,刺进尉戈的眸底,他的心徒然一颤,几近是要跟着那刺眼的光芒飞扬起来。
她在床(chuang)上疼地翻来覆去,时候折腾久了,连翻滚的力量都没了,卷曲着身子,一时复苏一时昏倒。垂垂昏倒的时候变长了,她虽小,也晓得环境危急,光阴无多。
舒轩说道:“疏忽人间品德桎梏,他是个至情至性的人。”
“姐姐,”帐外俄然伸出去一个脑袋,欣喜叫道,“你醒了么,姐姐?”
奉侍舒仪的两个丫环――披芳文绮也是久居王府多年,熟谙端方,一个月来的顾问无微不至,体贴入怀。
纸笺翻到最后一张,舒仪不经意地瞄了一眼,一怔之下不由凝神细看。之前的贤才所写的文章,大多环绕治水,正应时宜又应奉了宁远侯火急治水的表情。唯独这篇,通篇论的倒是昆州之治。她蹙起眉,看地入迷,此时风起,从阁外拂来,像是一只和顺的手拨弄着她手中的纸笺,簌簌出声。
张任知捋须笑答:“他久居永乐城,传闻侯爷召贤,就跑来自荐了。提及这个罗子茂,在城里是大大驰名的。他幼年聪明,幼时被誉为神童,寒窗十年,乡里人都但愿他在科举中一举夺魁。谁知他竟然交了白卷出来,问其启事,只说是此类试题难以选出真正贤才,今后今后,他再也不插手朝廷选试。这也就算了,十年前,他还闹过一件大事。他兄长娶妻,是个驰名的才女,但是结婚后,那女子竟不为罗子茂兄长所喜,独守空房。这事被罗子茂晓得了,他竟然冲到他兄长卧房当中,逼着写了一份休书。过后一年,他竟然又把那女子娶了返来。永乐城大家都晓得这件事,都称之为‘弟夺兄妻’,罗子茂这小我,也被别人叫做狂生。”
舒轩坐在床边,脸上浮出一抹笑:“我早就比你高了。”新月白的衣裳拢在蒙蒙光芒中,几欲化去,殷黑的眸中满满都是笑意。
舒仪矫捷机变,发起将未受水患州县的余粮就近调往赈灾,同时开城收纳避灾流民。如此应对,昆州的灾情状况方才遏止。可昆州西边的几个县份要重修堤坝,建田庐民寓所需的银两又是一笔庞大开支。
听到她的解释,尉戈有一瞬的无语,转而想到现在朝廷的赈灾的银子已快用完,而重修大堤的钱尚未落实,这才有些明白,略一沉吟,眸中深藏笑意,他轻声道:“昨晚沈阀派了人来,带来大笔银两,说是给王府些许帮助。”
舒仪从小在江陵舒苑长大,出入都用马车,不懂骑术,听到打猎的动静后,这才临时抱佛脚地学会了,本日稳稳坐在顿时,很有点得意。
“倒真是很狂。”舒仪笑着搁下考语,转头看到舒轩唇角成弧,不由诧异,“轩,你有甚么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