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雄文笔扫千军[第1页/共3页]
“济尔舒?给他十个胆量,他敢吗?”荫堂一笑,已是迈步朝礼亲王府走去。
宏奕笑道,“您的骑射与兵法在大金朝当属第一,”看那荫堂笑着摆手,他又道,“这八旗中哪个旗的王公贝勒没有跟您请教过,不过,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我看,您还是不要等闲犯险。”
荫堂提起小时的事情是想摆脱济尔舒只见他一人的怀疑,宏奕虽顺着他的思路往下说,落脚点却夸大不宜一人进府,但话里话外,到处都是敬让荫堂,为他着想。
“这篇檄文,朕的意义,交由咸安宫来作,嗯,就由肃文来作,肃文在那里?”他看看宏奕。
“甚么?皇上命我草拟檄文?”肃文看着骑马而至的郑亲王荫堂、端亲王宏奕与上书房首辅大臣张凤藻
肃文也不谦让,放开宣纸,放上镇纸,提笔挥洒起来。
宏奕也不好多讲,八旗的轨制在那关着呢。
众上书房大臣都是宦海熟行,宣光的话岂会听不出内里的意义,但事关二百多条性命,却都是沉默不言,宣光一时也觉着甚是毒手,这二百多人当中,想要谋逆造反、参与背叛的能有几人?但这些人已死,倒是不好鉴别。
“前礼亲王济尔舒者,本为正黄旗旗主,簪缨王族,世受国恩,本应兢兢业业,为国为民……”
正黄旗的将士闻听此言,却都瞪眼着肃文,那眼神冰冷砭骨,都能把人撕碎了,冻僵了,肃文感受本身的心已沉向无底深渊,深不见底。
“空谈忠君爱国,口是行非,信誉已失,名誉扫地,天下大家得而诛之,……”
世人皆面面相视,荫堂却已拿定主张,“济尔舒不会拿我如何样,我一个行姑息木的老头子,还怕他不成?如能劝那济尔舒早日投诚,也可免城中兵祸,你们不要再劝我,我意已决。”
宏奕也笑道,“咸安宫官门生的骑射工夫,已在此次平叛中揭示,九十名官门生无一阵亡,不能不说是个古迹。你夜审济尔乐,揪出巨贪,律法的本事上也是出类拔萃的,上面,就要看你的笔墨本领了,快,不要推让,我跟郑亲王、张首辅就在这儿坐等,曹子建七步成诗,袁虎作《东征赋》,洋洋洒洒七页,倚马可待,你的才华,皇上是看在眼里的。”
只一夜的工夫,那济尔舒却脱了相,一下衰老了十多岁,本来乌黑的头发,竟斑白了一半多。
“老二,作檄文何必皇上?肃文,”荫堂道,“就是我旗下这个年青人所做。”
“好!”宣光一下站了起来,“命肃文立马草诏讨济尔舒檄文,”他看看荫堂,“郑亲王、端亲王过目后,立马送至济尔舒面前,明文传遍都城!”
“为奉天讨逆,檄布四方,若曰:……”
只见他笔走龙蛇,笔锋在宣纸上快速挪动。
“肃文跟从张凤鸣催促火器营,这个时候,应是把炮架在礼亲王府前了吧!”宏奕笑道。
…………………………………………
……
“臣等遵旨!”张凤藻、周祖培等人承诺道。
他的四周站满了正黄旗的死士,一个个钢刀在手,视死如归,我操,如何想起了田横和五百懦夫,此乃真枭雄!肃文暗自道。
荫堂也不客气,径直坐下。
他神情一缓,放下笔来,端量一番,递给郑亲王荫堂。
张凤藻不声不响,看罢,瞅瞅肃文,“这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端的是一篇雄文,笔扫千军,撼民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