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赐福[第1页/共3页]
也不时有官员在内监引领下,手捧“福”字,快步而出,脸上均弥漫着着讳饰不住的浅笑。
雅尔哈善与图尔宸对视一眼,笑道,“教员的清名操守早已传遍京师,坊间已有传闻,教员即将升任毓庆宫徒弟,为皇子讲课呢。”
药行这边,岳老爷子及药行会馆的大掌柜们都得走到,御药房的大人们也得提早办理,这是为今后铺路,舍点银子就舍点银子。
“谢皇上。”肃文一欢畅,山呼般拜了下去。
夜色下,肃文细心端量,魏瑛等几个汉尚书,异化着六部几个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庄士敏等人,都在此中,但象秦涧泉这个品级的没有,肃文这个正六品的更是惟他一人。
那内监看他一眼,“有口谕,传秦涧泉进宫。”他又往里看了看,“咸安宫有个叫肃文的官门生,住羊肉胡同是吧?”
“嗯,我之前传闻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确是好诗!”秦涧泉赞美道。
待二人仓促拜别,几人已是偶然享用这一桌上好的席面,雅尔哈善扯扯墨裕的衣袖,悻悻就要分开。
………………………………………
长辈们可不管你是前锋营的前锋校,还是甚么蒙养斋行走、毓庆宫伴读,黄马褂他不敢吐唾沫,但你的脑袋上没有黄帽子,他们就能用烟袋锅把你的脑袋敲出十几个包来。
却见傍晚中,一内监打扮的人走了出去,“叨教,这是秦涧泉秦老爷府上吗?”
“二哥,你如何才来啊,适过还跟教员说,从内里叫一桌席面,我们陪教员好好叙话呢。”图尔宸满面东风,待走出来,雅尔哈善、墨裕等人都站了起来。
“啊,有甚么讲究?”肃文茫然不解。
他越说越镇静,也越走越快,“前吏部尚书王际华,三十年间蒙赐‘福’字二十四次,他装裱起来悬于府邸,定名为‘二十四福堂’,一时传为嘉话。”
您应晓得,五两银子以上的礼品,他向来不收。”
秦涧泉的书房也非常寒素,但墙上一幅字却让人过目难忘,“朴重以奋镗廉之气”,笔划蝤劲,很显功力。
“从十仲春月朔开端,皇上都会将亲笔誊写的‘福’字赐给后宫各妃及大臣,有天子赐福百姓之意,皇上也会以‘赐福百姓笔’写斗大的福字挂于宫门各处,外省文武大臣的奏函呈报也会在回件中赐御书‘福’字。”
雅尔哈善看看图尔宸,原觉得搔到秦涧泉的痒处,却不料秦涧泉转眼间表扬起肃文来。
“以教员的学问品德,早应进毓庆宫,想那顾八代、汤斌、孙世霖,个个都是饱学夙儒,教员与他们比拟,也是不差的。”墨裕笑道。
秦涧泉笑着捋捋髯毛,“竹子直而有节,翠而心虚,能够以物砥人,肃文,传闻你可题过一首诗?”
肃文顿时想到第一次进端王府所作之诗,老脸一红,“题过一首。”
肃文却听讷采提到过,这秦涧泉,湖南人氏,自幼聪明好学,十岁便能写诗作文,书法直逼欧柳,十五岁时所得润笔就能赡养家人,但考场并不顺利,将近三十岁才大魁天下,成为大金建国以来的第十位状元。
图尔宸、雅尔哈善倒是较着讳饰不住脸上的妒忌,但肃文跟前,却不敢冒昧。
“门生也以为,竹之气在清,竹之骨在直,竹之怀在虚,竹之魂在节,写此诗也是鼓励本身,作竹子似的人物。”肃文内心暗道,如何现在扯谎都不需打腹稿,张口就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