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华裔社会对构建种族和谐的马来西亚社会的设想[第1页/共5页]
仅在新经济政策期间,按照华裔族群所面对的分歧处境及其课题,华团就构造召开过四次大的集会:1971年的华人大连合(华人的政治连合)集会、1978年的华人经济大会、1983年的华人文明大会以及1987年的华人教诲大会(即保卫华教大会),别离触及了政治、经济、文明和教诲等主题。恰是在带领这些严峻社会实际活动过程中,华团魁首们对海内情势与华人处境及其切身好处和要求,有了不竭深切、体系和完整的熟谙。这凸起地表示在他们于1983年提出的《国度文明备忘录》、1985年提出的《马来西亚天下华连合合宣言》以及1999年提出的《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大选诉求》等汗青文献当中。这期间,从反对种族轻视,保护本族群的合法权益解缆,华团魁首的政治视野,已逐步从他们要求处理华人本身所面对的火急题目,扩大到全部马来西亚社会所面对的火急题目。他们较着地感遭到,在马来西亚的民主和人权深受巫统霸权主义统治的严峻威胁以及官僚**严峻废弛社会民风的环境下,族群题目不过是社会总题目的一部分,是以,只要鞭策社会题目的处理,族群题目的处理才会看到但愿。当然他们的这一态度窜改,也不能不说带有战略上的考虑。
以是,华团所提出的要求是全面性的,它表现了对马来西亚社会生长和进步的团体体贴。他们对峙认同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语文、多元宗教与多元文明的国度这一客观实际,在此根本上,寻求构建一个种族调和的马来西亚社会的终究目标。如许,他们有关处理族群题目的要求,就不成制止地会带有激烈的反对巫统带领的国度当局的政策及其很多现行做法的态度,使之一开端就站在了与当局对峙的社会态度上,因此获得了不但是华裔并且也包含马来人反对党在内的某种认同和支撑,如许也使其本身自发或不自发地进入了反对政治的行列。巫统带领的国度当局则自始至终不放弃其单位语文、教诲和文明的种族异化态度。
恰是基于保存本民族文明的需求,马来西亚的华人才一向对峙汉文教诲,保卫本民族的母语教诲权力,反对当局对待华、印母语教诲的不公允做法和轻视态度,并且,在马来亚独立和马来西亚建国前后相称长的期间内,他们在承认马来文为国语( NationalLanguage)的同时,也对峙要求列汉文为官方语文(Official Lan-guage)之一。华团在1983年提呈的《国度文明备忘录》的附录“语文教诲”中,对此回顾道:1954韶华裔百姓对语文教诲的三大抵求,1956韶华裔百姓的四大宪制要求及1956韶华校教总与印校西席公会所颁发的共同宣言,都提出华、印文与英、巫文同列为官方语文的要求,这证明华、印族对列华、印文为官方语文的欲望与要求是非常激烈的。官方语文之争一向持续,到了1967年国语法律在国会通过,英文落空官方职位,马来文成为国语及唯一的官方语文,华、印裔百姓深感绝望与不满。1969年大选,官方语文之争更加狠恶。“五一三”事件过后,跟着煽动法律的通过,官方语文题目已被列为敏感题目之一。而后,列汉文为官方语文的要求才被迫搁置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