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出世与入世说[第1页/共3页]
如中国和尚常说:善哉,善哉!缅甸和尚常说:datu,datu(大投)。datu是善的意义,但我感觉可直接音译为:大肚,大肚!即宽大、包涵,也很得当且申明应如何鼓励人们去做人做事。如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人间好笑之人”,安闲、欢愉。
如果非说有妖妖怪怪,那必是民气的另一面的心魔捣蛋,就是民气室里阴暗处埋没着的阿谁丑恶的自我。尘凡当中,色、声、香、味、触诸多引诱,就如妖妖怪怪似的,每天变更分歧的样貌或来由来利诱我们,诱使我们成为俘虏,你的欲望一起,动机即转,表情一变即生贪嗔痴慢。我们要一而再地与另一面的自我停止耐久的善恶之战,但愿别被恶的一面所击败。
缅甸是一个佛的国度,不但是到处金碧光辉的寺庙来意味,更是外睦邻友爱、内无民族或宗教纷争,一派平和、安好、天然、慢而安闲,而尽显佛国本质。同时,缅甸现在从封建的王权国度体制进入到在佛法天下里实施联邦体制国度的行列,国度称呼由Burma改成了Myanmar,似从独裁走向民主、自在,这更凸显缅甸群众的涵养、聪明和勇气。
佛祖释迦牟尼出身为大富大贵的王子,生长中不知人间的痛苦,但当他厥后在看到人间充满着磨难,这唤起他对生命深切的怜悯,因而离家修行,发弘愿通过修行来让世人摆脱存亡的痛苦,终成佛祖,普度众生。
传闻人有三世:宿世、此生、来世。此生最难过的是固执与妄图这两道关,比如人们常对畴昔的事情耿耿于怀,哪怕遍体鳞伤,或对本身的将来寄予太高的希冀,哪怕倾尽毕生,这老是令人不得安闲。人生是痛苦的,因为人有贪、嗔、痴、慢、疑的毒,以是人只要断了固执与妄图,方可得安闲、平静。小乘佛教讲修来世,以是缅甸群众根基都会做早课和晚祷,早课让佛经开导和指导一天好表情和好作为。晚祷汇报小我一天的所思所为,好的积善,不好的要顿时忏悔。人们一心向佛,以是在缅甸向来没有吵嘴、打斗的环境……调和社会。
南怀瑾的《宗镜录略讲》里解释:出世和出世是佛法大乘的精力事理地点,要想出世,必须曾深切人间,透辟情面油滑,洞悉人间理法,然后才气谈出世,修炼跳出人间困扰的出离心;出世,往小里说是要缔造奇迹,往大里说就要济世救人。
在缅甸第二多数会曼德勒一处寺庙内,王一夫前去膜拜缅甸国出土的佛祖金身像,瞻仰佛祖,他似想着甚么又似无所思无所想,只是近前去冷静感受和接管着某种佛光普照、加持和灵动。很多人在台下叩拜,有些人在台上为佛像贴金,王一夫也想起要叩拜了,趋前跪地,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丝邪念,不晓得要祈求甚么了。三拜时,只是在内心念叨着:吾步后尘前来西域重走取经路,今得面尊,幸甚!
或许我们有德行但没能出身大富大贵,或许我们出身繁华倒是德不配位,终是达不到出世再出世的境地。但没干系,也不必削发,以“生长不忘念佛,念佛不忘生长”来修行佛法吧,或可变得宁心静气。
在缅甸,统统寺庙里都只供独一佛,即万千化身的释迦牟尼佛,并视为是独一的佛祖和导师,而没有或不供奉弥勒佛、观音等,以是在缅甸海内,佛法同一,信佛人思唯分歧。